高涛
认识王庭德八九年了,那时候作家薛云平在西安北郊一个小区开诊所,我去找他聊天。一天晚上,聊到很晚的时候,王庭德来了。云平兄向我介绍了他,知道他在西安一家电子公司做文秘,工资很低。他羞怯地低垂着头,显得手足无措,说了一句“高老师好”就不太抬头看我。云平兄在电磁炉上煮了面条喊他吃,他也不客气,拿起筷子就吃起来。后来,几位文友一起去附近的火锅店吃过一次火锅,有寇挥、大唐、杜文娟、薛云平、王庭德,是杜文娟买的单。
再后来,听云平兄说王庭德回了安康老家,找工作一直不顺,四处碰壁,为他的遭遇唏嘘。
2013年,他自强不息的事迹被《三秦都市报》《华商报》等媒体报道后引起社会广泛关注。随之,他的自传体随笔《这个世界无须仰视》出版。
真正走进他的内心世界是在读《这个世界无须仰视》的过程中。这个书名真是太棒了。因为身高不足1.2米的缘故,“仰视”似乎成了他生活中的常态。但他却说“这个世界无须仰视”!他的精神世界,在高山之巅!
《这个世界无须仰视》的阅读令我数度落泪,时常不得不放下书来平复情绪。
我想到了白雪公主和小矮人的故事;我想到了那个寒夜里卖火柴的小女孩;我想到了电影《暖春》中那个懂事的小女孩和她的爷爷;我想到了那个“不抛弃,不放弃”的许三多;也想到了保尔柯察金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他经受的苦难让人扎心,遭到的歧视令人愤恨,然而,他从来没有屈从命运的摆布,“扼住命运的喉咙,它绝不能使我屈服”,他做到了,真的做到了。
支撑他世界的是文学,文字是绽放在他内心深处的“生命之花”。文字是他抵御风寒的“盾”,也是他迎战苦难的“矛”。文字是他行走泥泞的拐杖,文字是他追逐梦想的翅膀。他用文字在医治伤痛,他用文字在消解痛苦,他用文字在赞美着真善美,在鞭挞假恶丑。
他做过洗碗工,当过卖报郎,也当过乡村通讯员。如今是图书馆的一个临聘工。一个月不到两千块钱的工资,他说,这足够好了。对于喜欢写作的他来说,也许,图书馆就是天堂的样子。他知道,自己最爱的还是写作,写作如同行囊,装满他的喜怒哀乐。
《这个世界无须仰视》出版7年来,再版11次,销量突破7万册。被众多中小学生视为励志宝典。
他为安康贫困县的汉滨、旬阳、紫阳中小学学生做报告100多场,听众多达40万人次,举办励志读书会90多场。像播种机,他把爱、善良、同情、感恩、怜悯播撒进无数块心灵的田野里。
他说,“我是被别人点燃的,点燃别人是我的义务!”
他还说,“有爱不觉天涯远,人生有梦不觉寒”。
作者简介:高涛,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作品被《长江文艺好小说选》《小说选刊》《21世纪小说年选》选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