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一类新闻网站 三秦都市报官网

他们的故事值得让很多人知道

他们的故事值得让很多人知道

专题内容 2020-11-09 09:17:40
分享到:

三秦都市报——秦闻讯(记者 石喻涵)两下榆林,12次改稿,最终全国36强,三秦网、秦闻app视频工作室主任韩博磊觉得这段经历值了。

由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国家广电总局、中国记协主办的第七届“好记者讲好故事”活动中,来自多家媒体的优秀记者讲述他们参加“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重大主题宣传、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和舆论监督报道的故事。记者们通过讲述了他们的采访经历和故事,为新中国第二十一个记者节献礼。韩博磊就是其中之一。

韩博磊告诉记者,4月23日早上看到陕西日报的头版报道,一副绿油油的照片,上面写着“毛乌素沙漠即将从陕西版图‘消失’”。“标题和配图一下子吸引了我,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本能的第一反应,我要去实地做一篇短视频专题报道。”

当天上午9点,他一个人带着采访设备,开车前往榆林。韩博磊回忆:“这一切发生得太突然,我既兴奋,又紧张。经过8个多小时的路程,凭自己的想象,初步定下了采访计划。”

此后近半年的时间里,他两下榆林,分别采访了毛乌素沙漠的“生态卫士”张应龙、投入四代人治沙的郭成旺。

2003年,张应龙带着全部身家300多万元,一头扎进毛乌素治沙。经过17年的治沙造林,张应龙的生态基地中,人工林达到40万亩,植被覆盖度从3%提高到65%,流动沙丘的一块无人区,已经变得郁郁葱葱。

问及最难忘的事,韩博磊告诉记者,那天采访结束后,夕阳西下,北风呼啸,张应龙望着一片沙沙作响的绿林,像是自言自语,更像是对他感慨:“不是我改变了沙漠,是沙漠十七年以来重新塑造了我。”

回来之后,韩博磊将此次采访经历写成了第一版的演讲稿。在准备代表陕西到央视参加比赛的过程中,郭成旺映入了韩博磊的眼帘。

郭成旺身上,有三个故事——90岁高龄入党;四代人治沙;每周一坚持在家门口升旗,连续34年从未间断。

向沙漠“宣战”的那年,郭成旺用自己兜里仅有的600块钱买了3万株树苗。没想到,最后只活了一颗。这棵树如今就在郭成旺家的门口,陪着这仅有的一家人一起,守护着越来越广阔的森林。

从初稿到最终进入央视的36强,韩博磊的稿子改了12次。他笑言艰难程度绝对不亚于冲刺中国新闻奖。不过,如果再给他一次机会,他还是想把陕西人治沙的故事告诉大家。正因为有了像他们这样的人,陕西的绿色版图才能向北推进了400余公里。

[编辑:张欣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