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胡涛 记者 冯红林)高质量发展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这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根据我国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变化作出的科学判断,也为我们煤矿基层工会坚持“建家兴企”的优良传统,走高质量发展的路子提供了指引。
建设职工之家活动(以下简称“建家”),是企业基层工会开展工作的主载体,是调动基层工会组织和广大职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总抓手,是实现职工与企业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的大平台,“建家”工作的高质量发展对提升基层工会工作水平有着重要意义。坚持高质量发展主题,如何让工会“建家”活动与“以职工为中心”的理念相适应、与“建家兴企”的愿望相协调?笔者结合煤矿基层工作实际,作如下思考。
与时俱进 落实“建家”工作新要求
“建家”工作的生命力在于与时俱进。建设职工之家活动历经36年来一直历久弥新,坚持的就是顺应发展。
坚持贯彻“三性”的根本要求。要把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作为工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贯穿始末。一是要增强政治性,就是要自觉服从党的领导,让工会成为党的政治意志、政治主张、政治决策坚定不移的贯彻者、推动者与落实者。要不折不扣把党的决策部署变成职工群众的自觉行动。要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工会干部队伍。二是要增强先进性,就是要在企业的大局中发挥促进改革、推动发展、维护稳定的作用。要在有效调动群众力量,在教育引导职工,提升职工队伍素质中发挥作用。三是要增强群众性,就是要抓住对职工的感情深不深,体制机制活不活和工作作风实不实三个环节,以服务确立影响,以实干实现突围,真正把职工的主体地位放在明处、落在实处,时时回应职工的关注关切,全方位实现工会干部与职工群众的深度融合。
坚持落实“四个聚焦”的重点要求。要找准工会工作的结合点、切入点和着力点、落脚点,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贯穿到工会工作的全过程。一是要聚焦实现全会目标任务这一历史使命,履行政治责任,深入宣传宣讲,引导激励广大职工和工会干部奋发作为。二是要聚焦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凝聚职工力量,牢牢把握我国工人运动时代主题,组织动员广大职工深入持久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实施知识更新工程、技能提升行动,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智力支撑。三是要聚焦满足职工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强化使命担当,有针对性地做好做实维权服务工作。四是要聚焦改革创新这一根本动力,激发工会活力,着力建机制、强功能、增实效,加快打造智慧工会。
坚持体现“四个理念”的具体要求。一是要体现建家就是建企业的理念,就是通过组织职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行使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促进企业管理科学化的进程。二是要体现建家就是建队伍的理念,就是通过抓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进而培养大批的“四有”职工队伍。三是要体现建家就是强自身的理念,就是通过健全组织,最大化的将职工组织到建设工会活动之中,将工会活动做到深入群众。四是要体现建家就是求发展的理念,就是通过引导广大职工增强主人翁责任感,将广大职工在建设中的主力军意识激发出来,为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
围绕中心 丰富“建家”工作新内涵
“建家”工作的张力在于紧紧围绕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围绕“民主,文明、安全,和谐、富裕”核心要义,赋予具有国企特征、煤矿特点、矿工特色的丰富内涵。
围绕维护职工的民主政治权利,深化民主之家建设。要广泛发动农合工、劳务派遣工和新入职职工加入工会组织,行使当家作主的民主政治权力。不断加强工会组织建设,做到依法建会,建设一支热心为职工群众服务的工会积极分子队伍,推动工会民主化发展,群众化进程。坚持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落实大会的审议建议权、审查同意或否决权、审议决定权、评议监督权和奖罚建议权、推荐或选举权。发挥好职代会团组长在闭会期间的职能作用,坚持职工代表巡视制度,深入推进厂务(队务)公开制度,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抓好职工代表提案落实办理。同时,积极探索企业民主管理的新途径、新形式和新机制。
围绕满足职工的精神文化需求,深化文明之家建设。要始终保障职工精神文化需求和学习权、发展权的角度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提升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好陕煤“奋进者”文化的宣传和实践,着力建设一支宏大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高素质产业工人大军,教育引导职工当好主人翁,建功新时代。开展与企业文化发展相适应的文化体育活动,丰富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职工体面劳动、舒心工作、全面发展,使广大职工具备与新时期产业工人身份相适应的“三功两素”能力。
围绕维护职工的安全健康权益,深化安全之家建设。要将满足于企业生产发展的合理措施落实到位,保护企业职工的各项合法权益。一是要强化源头参与力度,将企业劳动保护的各项措施、职工权益保护的各项制度及职工基本工作义务和权益,提交职工(代表)大会审议决定。把劳动保护条款列入集体合同。二是要对《安全生产法》以及监督条例认真贯彻落实。三是要广泛展开“安康杯”竞赛活动,开展好群安协管工作。四是要落实《职业病防治办法》,积极开展多种有效职业病预防治疗和检查监督工作,保护职工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五是深入开展班组安全建设,落实安全责任、加强安全现场管理、深化安全文化建设,切实夯实矿井安全生产基础。
围绕维护职工的具体利益,深化和谐之家建设。要监督《劳动合同法》的落实情况,工会要给予职工相应的帮助,为职工签订劳动合同作出积极指导;企业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应该在第一时间将公司决定通知工会组织;职工申请仲裁或者提起诉讼的,工会应当依法给予支持和帮助。要督促企业按照国家劳动法的相关规定,及时给职工支付工资薪酬,依法为职工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严格遵守国家所规定的基本工作时间和休息假期制度,并且还应该要为女职工提供特殊保护。建立企业劳动争议调节委员会,妥善处理劳动争议。实现工会帮扶工作常态化、长效化,持续开展以“春送关爱、夏送清凉、秋送助学、冬送温暖”为内容的“爱心帮扶”活动。
围绕维护职工的长远利益,深化富裕之家建设。建设本质安全、管理卓越、效益最佳、和谐幸福的一流煤炭企业,满足职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实现和保障职工长远利益和切身利益的要求。各级工会组织必须发挥在矿区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尊重职工的首创精神,大力组织开展“践行新理念,建功十四五”主题活动、“工人先锋号”劳动竞赛和“重点工程竞赛立功行动”,加强“劳模创新工作室”建设,深化职工“三小一练"素质提升行动,职工合理化建议活动,努力在提高创新质量和效益上下功夫,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为企业文化注入新的元素,培育形成劳动光荣的全新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常建常新 开创“建家”工作新局面
“建家”工作的活力在于常建常新。要始终把“共建、作为、担当、创新、满意”作为推进职工之家建设深入开展的关键。
始终做好“共建"文章,主动争取党政的领导和支持。做任何工作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加强组织领导。切实解决“建家”工作融入中心的结合点、服务大局的切入点、实施创新的突破点问题,单纯依靠工会一家的力量是不够的,涉及党委负责的精神文明建设、行政负责的企业管理以及工会工作的方方面面。工会组织注重职工的精神家园建设;党委主要负领导责任,解决的是建设一个怎么样的职工之家,把握的是方向问题;行政的主要职责是态度上的支持和物质的帮助,解决的是硬件建设投入问题;“建家”工作党政工要共同重视,形成党政工同唱一台戏、共建一个家的工作格局。
始终突出“作为”要求,发挥工会的组织优势和作用。工会组织的作为主要表现在对工作的顶层设计和计划、执行、检查、整改等方面,目的和效果体现在为职工的服务上。一是组织引领。为广大职工发展提供指引,引导职工愿意参与、主动参与、积极参与到“建家”工作中来。二是制定规划。就是负责“建家”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总体构架与设计,提出奋斗的目标、实施的步骤、采取的方法、可行的措施、能够调动的力量。三是组织实施。就是要以务实作保证,解决好融合问题,让“建家”工作与企业的中心工作同步安排、同步部署、同步落实,同向发力、同频共振。
始终强化“担当”意识,激发工会干部的尽职和履责。工会干部要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以强烈的使命担当进一步推动工会“建家”工作再出发。工会干部要具备“三会”(会干、会讲、会写)“四能”(调查研究能力、联系群众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协作共事能力)“三创”(创新、创优、创特)的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建立工会干部联系点制度,提高联系点的工作成效。教育工会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发挥好党联系职工的桥梁纽带作用,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职工、倾听职工的意见和建议,做职工的知心人、贴心人,化解矛盾、理顺情绪。
始终贯穿“创新”思维,增强职工之家的活力和张力。创新是建家工作保持生机与活力的不竭源泉。一是紧扣内容创新。抓住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实现共赢的、彼此认同的都是内容创新需要考虑的问题。二是紧扣形式创新。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解决好形式与内容的有机连接、自然融合。三是紧扣方法创新。主要是研究怎样更有利于建家工作的落地生根,解决可行性的问题。网络已经成为组织动员职工的新手段,推进“互联网+工会”建设,开展工会网上工作,建设“网上职工之家”,让信息多跑路、职工少跑腿,职工随时能够在网上找到工会、享有更多工会服务。
始终坚持“满意”标准,衡量建家工作的成果和效果。建家就是建会、强会、兴会。在建家活动中,职工即是创建者,又是第一评判人。坚持问需、问计、问效于职工,把让党政满意与让职工满意结合起来,以让职工满意为主。增加对职工的感情投入,做好对职工的心理疏导、人文关怀,千方百计解决好实际问题,增强职工对“家”的思想认同、感情认同。建立健全职工之家创建、验收、表彰、复验等工作机制,建家评选不搞终身制,切实落实会员评家制度,以评家为主要抓手,不断提高职工之家服务职工的能力和水平,保持“建家”工作常建常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