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一类新闻网站 三秦都市报官网

为善而生,向美而行

校长骨干教师思政课培训心得体会

为善而生,向美而行

校长骨干教师思政课培训心得体会

人物访谈 三秦都市报 2020-12-29 10:47:09
分享到:


安康高新四小党支部书记,校长张平德

12月24至12月27日我们一行55人来到陕西铜川照金,革命圣地,药王孙思邈故居,参加了由陕西省思政课教学“三秦学生记者”社会实践活动组委会办公室组织的校长,骨干教师思政课培训活动。为期四天学习、参观、交流、让我感触颇深,一石激起千层浪,我想到了一句话,人生应该有三道染缸,家庭是第一道染缸,学校是第二道染缸,社会是第三道染缸。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把学生培养成“又红又专”的人,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特别是到革命纪念馆参观,重温入党誓词,将我的思绪,灵魂带向了战火纷飞年代,感知到旧中国水深火热生存状态,老一辈革命家伟大,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大救星,信“共”才是我们坚定和高贵的信仰。

韩愈讲:“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育应该先把学生培养成人,其次培养成才,因为师者首要的任务是“传道”。当今的老师,我们理应传共产党治国理政之道,文化自信之道,民族信仰之道。

结合我校的办学一些理念,就立德树人工作汇报如下。

我们学校办学定位是:培育世界格局的人,建设最美社区学校。学校从定位上要求学生做到有格局,有担当;眼睛看世界,心中有祖国。

教师层面我们提出:循孔圣之道,行工匠精神。要求教师做到“道与术”有机结合;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作用相统一,打造生命课堂、生动课堂、生长课堂、生生课堂、生活课堂,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爱国主义情怀。

学校办学目标:成智慧之师,育优雅之生,办一流之校。一个智慧的老师,必是一个爱国的老师,是一个具有真正教育情怀的老师。其次,我们对学生层面还提出了八个“特别”:特别有礼貌,特别守纪律,特别有孝心,特别有作为,特别会读书,特别能忍耐,特别有志气,特别爱祖国,通过这些具体行为的要求构建学校德育体系。努力把学生培养出有家国情怀,独立人格,世界格局的人。

2021年立德树人工作的设想:一是立德树人工作活动载体立体化,内涵化,用行动收获奇迹。每周末学生必须收看一小时国际、国内新闻,星期一早自习设新闻交流汇报课。每一个月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题材的电影。将中央广播电台做为每天中央播音必要内容。二是在课程思政上下功夫,通过课程思政,培养学生的真、善、美。首先,关注一堂好课的评价标准,要将学科的工具性,人文性,思想性三者统一起来,提倡“美”的课堂。挖掘校本课程在国粹文化,爱国教育方面题材,例如社团课我们就可以从版画、国画、书法、陶艺、剪纸、京剧等等方面来开设。不断丰富音乐课教学题材,把中宣部近几年,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推出的爱国主义教育题材新歌引进校园。三是思政课程的教学,要常规化检查、评比。思政教师要上好每一节课。四是细化学校八个特别的要求,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以少先队争章行动为抓手,文明班级体评价为平台,形成校本德育教育体系,以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要全力开展“三秦学生记者”实践活动。

周恩来同志七岁提出了为中华倔起而读书,做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家国情怀,有独立自主精神的人。


[编辑:薛红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