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发现迄今规模最大十六国时期高等级墓葬

西安发现迄今规模最大十六国时期高等级墓葬

栏目:经济记者:时间:2020-12-30 19:43:45

三秦都市报—秦闻讯(记者 赵争耀)12月30日,记者从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获悉,该院在西安市南郊少陵原区域配合基本建设过程中,考古发掘了3座规格巨大、形制特殊、结构完整的十六国时期高等级墓葬,出土了土雕建筑、壁画以及彩绘陶俑等,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十六国时期最大的墓葬。


中兆村M100大墓


出土壁画

少陵原,是西安市东南方向的一块黄土沉积台地,处于浐河以西、潏河以东。2019年,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在少陵原西北部焦村墓地考古中,发现了两座规模巨大的十六国时期墓葬(编号M25、M26),其中一座墓葬(M25)总长超过80米,深度达18米,前、中、后三个墓室,且有壁画,随葬器物较丰富。2020年,发掘清理的中兆村M100大墓平面呈甲字形,总长80.74米,深11.86米,坐北向南,形制为长斜坡墓道土洞墓。由墓道、两个过洞、两个天井、四个壁龛、甬道、前室、东侧室、后室组成,墓道上方有3处土雕建筑。壁画主要分布于第二天井北壁、西壁、东壁底部。北壁封门上壁画内容为单体建筑;西壁壁画绘有房屋、立柱;东壁壁画内容与西壁壁画相似,仅屋脊南侧无鸱尾。前室北壁西侧,壁画绘出直棂窗,窗框内凹,棂条八根。


焦村M25、M26大墓

“在南郊少陵原上发掘的3座墓葬,与目前已发现确认的十六国墓葬相比较,从墓葬形制来看,长斜坡墓道东、西两侧有收分生土台阶;墓道过洞上方有土雕建筑模型;这种形制是十六国时期墓葬形制的突出特点。出土的武士俑、甲骑具装俑、鼓吹依仗俑、陶牛车、九盘连枝灯等皆具十六国时期的特色。”考古专家据此推断,西安南郊少陵原发现的这3座墓葬应为十六国时期,是目前发现的十六国时期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结构相对完整、随葬品较为丰富的陵墓,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出土文物带有浓郁的时代特征,体现了民族融合背景下文化相互影响与交融的特点,许多墓葬建造规制与方法开隋唐时期葬制的先河。

[编辑:舒悦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