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文/图 本报记者 李宗华)日前,李恺和他的饺子馆“坐上”首列“中国小店加油”高铁,成为陕西的明星小店,驰骋在京广及沪昆大地上,传播着正能量。
种善因,困难中不忘帮助别人
李恺的水饺家宴火了,不少人慕名而来。有来陕顺道品尝的游客,也有周围“闻讯”前来的市民。饺子馆在高铁上 “巡演”的背后,有着一段感人的故事。去年初全国爆发新冠疫情,歇业到4月份逐步开放堂食的时候,一天在快打烊的晚上来了一个食客,30多岁年纪,翻遍了菜单,点了一份最便宜的韭菜鸡蛋饺子,还是小份的。李恺察觉出异样,就上前闲聊,果然小伙子因为疫情丢了工作,房租也快到期,身上只剩100元,武汉人。
“吃完饺子,我就向他表达了先欠着的意思。”李凯说,就这样断断续续地持续了10来天,然后间隔了半个月,小伙子再次来到店里的时候,眉开眼笑,说他找到工作了。照例吃了一碗饺子之后,小伙拿出钱要补上欠账的时候,“我收了30元,拉拉扯扯的不好看,再说,得给人一个表达谢意的机会。”1月15日中午,李恺回忆了大半年前发生的故事。
彼时,李恺和他的陕西水饺家宴其实也正经历着关门歇业的考验,生意惨淡。门客罗雀的店门前快递物品散乱得到处都是,他便果断将饺子馆隔出一个小房间,开了一家菜鸟驿站,免费保管快递。后来驿站“捆绑”饺子馆的经营模式获得了成功,饺子馆起死回生了,驿站还增加了8个人的就业。
得福报,他要将免费水饺坚持下去
取快递顺便吃东西,饺子馆和驿站相互引流,饺子馆活过来了,驿站也红红火火。
去年6月,生意逐渐重回正轨,李恺在店门口贴出一份告示:“如果您遇到困难了,肚子饿了,这里可以免费请您吃水饺……”李凯说,“来的人只要说想吃份饺子,或者示意一下店门口的告示,我们就明白了。”李凯说,不到难处,没人这样做,“我们一般会尽量随意一点,担心别人有压力,简单问问够不够、需不需要加汤之类的。”
半年内到底施了多少碗饺子,李恺并没有刻意记过数。但是小店自救、助人的故事就此传开,并成为典型登上了高铁。
“我们老板是个好人,从善如流,获得过‘西安好人’的称号呢,为农民工提供饭菜加热服务,常年为环卫工人准备热水,为患有阿尔兹海默症走失的老人提供住宿和寻找家人……”采访间有店员过来,一一列举了各种善举,脸上充满得意和自豪之情。
“都是一些不值一提的小事,”店员的夸奖被李恺打断,“但是,勿以善小而不为,免费的饺子我们会一直坚持下去,花不了多少钱,能在别人的困难时期施以力所能及的援手,还是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