朵朵一家准备在西安就地过年 本报记者 李宗华摄
1月27日,小学六年级学生朵朵一家四口前往超市购买了春联、“福”字和部分年货,响应学校非必要不出行的倡导,决定就地在西安过年,除夕和春节期间将通过视频向宝鸡和信阳两地的长辈送上新年祝福。
56岁的乘警檀高龙叮嘱旅客带好随身物品。“这30多年里,我一直在一线,陪家人过春节不超过5次,今年也不例外。”檀高龙笑着说,“今年全国提倡就地过年,我春节值班,列车车厢就是我的‘地’,我也就地过年。
“我老家是宝鸡扶风的,往年都回去和家人团聚,今年因疫情这个特殊情况,我作为一名退伍军人,又是一名党员,更应该响应国家号召,我和家人已经商量好今年留在西安过年……” 西安市公共交通总公司第八分公司一车队13路驾驶员王新军说道。
崔小刚正忙着做营运前的准备工作。“就地过年,为控制疫情作点贡献是应该的,只是回汉中城固陪父母过年的计划只能等明年了。”从事出租车行业20多年的崔小刚说,自己是雷锋车队的一名志愿者,更要为留在西安过年的乘客做好服务。
1月27日下午,外卖小哥周程准备送出当天第32份外卖。“就地过年,不回去了,公司给了很多福利,节日期间还能多挣点钱,希望江苏南京老家的亲人们不要惦念,我在西安很好。”周程说。
厨师王伟已经提前和商洛老家父母沟通好,决定牛年春节不回家,为在西安就地过年的人们提供餐饮服务。
临近春节,适值隆冬,新冠疫情有所反弹,虽然只是呈零星点状分布,但是防疫的意识丝毫不能放松,为此相关部门印发了《关于做好人民群众就地过年服务保障工作的通知》,倡导大家特殊时期非必要不出行和就地过年。
家国安泰心中有爱,哪里过,都是年。
昨日,本报多路记者对6个不同行业或群体进行采访,大家不约而同地展现出对就地过年的理解和支持。视频中,他们表现出在防疫期间非必要不出行、减少流动和聚集就是对防疫作最大贡献的态度,还为家人亲友及全国人民送上了新年祝福。
即日起,本报推出“我在西安过大年”融媒体报道,通过文字+图片+视频(扫二维码即可观看),立体式展现各行各业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生产的风貌。
文/图本报记者李宗华王晓峰代泽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