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一类新闻网站 三秦都市报官网

“名校+新校 新校成名校” 思政教育擦出新火花

——访西安高新区第十四小学执行校长孙波

“名校+新校 新校成名校” 思政教育擦出新火花

——访西安高新区第十四小学执行校长孙波

人物访谈 三秦都市报-三秦网 2021-03-09 16:24:40
分享到:

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记者 薛红红)“一校一堂精品思政课”,魅力思政品牌活动,思政大练兵、大教研......作为西安市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先行试点单位,高新三小“名校+”教育联合体带动旗下的+校高新十四小致力于学生思政教育,以优质的内容、鲜活的形式、丰富思政教育的“打开方式”,不断在探索与创新中成长。

西安高新区第十四小学作为联合体的一员,对思政教育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以其独具魅力的“金钥匙”文化为基奠,开展思政课程体系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多元、个性化发展。

“立德树人是我们学校建设发展的根本,思政教育作为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我们不断更新教育模式,致力于培养品行端,三观正,责任强的中华好少年。”高新十四小执行校长孙波表示。

“名校+”聚合带动成果显现

不久前,高新十四小党支部书记、执行校长孙波给学生们带来了一堂生动的思政课——《我的祖国和我》,通过多种形式的互动,让学生们感受到了祖国的日益强大,激发了学生们的爱国热情。他还带领学生熟识高新十四小的校旗、校徽及“金钥匙”校园文化,让同学们明白爱国可以从爱校做起,从小事做起。

“自联合体总校长谭丽艳带头给同学们上了思政课《我们的祖国》之后,为我们各校提供了一个有力的范本,我们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思政课教育体系。”孙波说。

在孙波校长上完思政课之后,学生们对爱祖国、爱学校、爱自己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学校有争“爱校卡”的传统,同学们通过做好人好事,帮助同学,维护环境卫生来获得爱校卡,这也是将思政教育转变为学生实际行动的有效方式。

3月2日,高新十四小“红色传承”实践教育文化展厅里又迎来了联合体的部分师生,一年级的小同学为哥哥姐姐们讲党史、讲红色故事。“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要热爱祖国,听党的话,将来为党的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学生郑王博听完后说道。

“这也是学校将思政课走出教室,变得生动鲜活的又一打开方式。我们将通过多种形式,从理论维度、历史维度、实践维度等多个领域让学生汲取知识,在润物无声中获得精神成长。”孙波说道。

把劳动课程与思政有效融合

2020年3月20日,国务院出台《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国家层面这一举措给了孙波校长新的启示:将劳动课程与思政教育相融合,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美育。

高新十四小领导层将举措融于行动中,开展“小鬼当家,快乐种植”活动,教师们言传身教,将“崇尚劳动、尊重劳动”作为教育基点,构建塑造学生的良好品格。在家里,让学生展开“自我服务”活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帮忙做,力所能及的劳动包含整理书包、擦洗课桌、浇灌绿植、清扫垃圾、清洗简单衣物等,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并在劳动中形成眼中有事、自觉劳动的习惯,从小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责任意识。

“我们努力打造合适的劳动场景,让学生体验劳动的乐趣,感受劳动的快乐;同时,在适当的激励评价中让学生获得参与劳动的自豪感。两者结合,就能在有形的劳动与无形的认知中培养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品格。”孙波说道。

高新十四小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深化劳动教育与思政课程有机融合,立足新时代历史方位,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同时,乘着“名校+”教育联合体的大船,不断吸取着优质教育的养分,在名校的引领下融合、共生、发展。

(编辑:张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