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秦闻讯(李世居 雷新强 记者 代泽均)在“二月二”龙抬头前一天的日子,陕西大荔县羌白镇阿寿村村民敲锣打鼓、花苫鼓、跑骡车开道,把做好花馍送到村上的药王庙展示。
在村民苗莉莉家,见到气势磅礴新创作《药王庙》面花,主人告诉记者,这个面花是经过几位花馍老艺人精心制作了一周时间而成,目的是展示阿寿村几百年的文化遗产。如今已75岁花馍传承人张月香老人做花馍已有50个年头,她的不少作品在省、市、县大赛中多次夺魁,在村上这些传承老人的带动下,中年和年轻的妇女们也慢慢学会了做花馍。据村干部介绍,目前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花馍已有200余人加入行列。
据介绍,阿寿村每年的二月二庙会做花馍都是提前几天,全凭阿寿村的南社、北社、西社、东社“四个社”的妇女巧手们经过精心揉捏,做出有关纪念药王孙思邈的面花,花轿、蜗牛山、戏楼牌楼等多种花馍,花馍在蒸好后,都是在二月二的头一天送到村上的药王庙赛花馍,形成了多年的庙会,从而活跃了当地群众的文化生活,让富起来的老百姓热热闹闹赶了一场庙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