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秦闻讯(记者张维) 3月21日,记者获悉,我省将推进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深化产业用地市场化配置改革,积极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完善土地管理体制。
全面落实农村集体土地征收制度,实施陕西省征收农用地区片综合地价。依法扩大国有土地有偿使用范围,贯彻落实国家公共利益征地的相关制度规定。深化产业用地市场化配置改革。推进工业用地多主体多方式供应,推行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弹性出让等供地方式。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和土地用途管制要求前提下,推动不同产业用地类型合理转换,探索增加混合产业用地供给。现有工业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增加容积率的,不再增收土地价款。完善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出租、抵押二级市场,推进交易平台和信息系统建设。
积极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强化运用市场机制盘活存量土地和低效用地,探索推行国家促进盘活存量建设用地的税费制度,落实“增存挂钩”机制,大力推进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清理处置,“十四五”期间全省盘活存量建设用地35万亩。通过作价出资(入股)等有偿使用方式推进国有企业存量用地盘活利用。做好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省级试点工作。深化落实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调剂收益全部用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支持乡村振兴。
完善土地管理体制。全面落实国家土地利用计划管理改革要求,重点项目列入省级重大项目清单,争取国家计划保障。省政府统筹使用全省城乡建设用地,重点保障国家和省级重大项目,优先安排社会民生用地以及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和军事用地,积极支持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和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用地。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农村房地一体不动产登记基本完成的前提下,建立健全城乡建设用地供应三年滚动计划。积极探索补充耕地指标跨区域交易机制,实行“县域平衡为主、市域调剂为辅、省级统筹保障重点”的耕地占补平衡新模式。利用土地市场交易监管平台,加强土地供应及供后开发利用统计监测。实施城乡土地统一调查、统一规划、统一整治、统一登记。加快登记发证历史遗留问题处置,采取分类处置、简化程序、容缺办理等办法,集中化解企业和单位办证难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