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记者 余慧敏)3月5日,第59个学雷锋纪念日,陕西省志愿服务联合会(以下简称 陕志联)举办“学雷锋 迎三八” 同心抗疫巾帼志愿服务座谈观影会。陕志联会长班理、副会长王战军,陕志联“同心抗疫•陕西志愿者联合行动”志愿服务项目四师志愿者队伍、陕志联会员单位、陕西社会组织的巾帼志愿者代表等参会。活动当天进行了线上同步直播,在线人数达1.81万人次。
在去年年底新冠疫情肆虐的时候,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陕志联闻令而动,发起“同心抗疫·陕西志愿者联合行动”志愿服务项目,为广大群众提供志愿者资源统筹、抗疫物资调度捐赠,志愿者培训、抗疫宣传、数据采集、心理关爱、情绪疏导、危机干预、医疗知识、法律服务等志愿服务。引领联合全省志愿服务的力量,开展线上志愿服务(“四师”联动);搭建平台整合资源;链接党政相关职能部门、新闻媒体;提升志愿服务的管理水平,更好服务特殊群体。针对受到疫情影响的广大群众开展线上专业志愿服务,为助力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攻坚战做出应有贡献。志愿者群体里,巾帼志愿者超过半数,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得到受益群体的交口称赞。
王战军指出,疫情期间,面向广大群众开展线上专业服务,是陕志联的一项新举措,为陕西全省学雷锋志愿服务专业化开展积累了宝贵经验,同时展现了全体志愿者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和服务人民的奉献精神和责任担当。他讲到,该项目的实施,不但为广大志愿者投身疫情防控的渴望提供了平台,也满足了被封控区域群众的精神需要,同时为西安的社会和谐稳定工作发挥了独特的补充性作用,是我们广大志愿者弘扬雷锋精神的具体体现,他强调,要大力弘扬学雷锋志愿服务精神,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德行天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浓厚社会氛围。
班理强调, 从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学雷锋、做好事”,到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学雷锋、树新风”,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学雷锋志愿服务”,内涵不断丰富、价值不断升华。是广大志愿者热爱国家、责任担当、爱心奉献、助人为乐等精神的结晶。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与“学雷锋、做好事”的“助人为乐”精神相结合,成为激励新一代青年爱心助人和服务成长的动力。
这次陕志联抗疫的项目实施成效显著,就是坚持学雷锋志愿服务的结果,取得了“五个一”的服务效果,即:
一是一个统筹的指挥机构:成立了一个志愿服务的“同心抗疫·陕西志愿者联合行动”指挥部;
二是一支专业的志愿队伍:建立了一支以专业“四师”为主的志愿服务队伍;
三是一种精专的志愿服务形式:聚焦一大批社区干部、居民、志愿者、志愿组织、隔离酒店人员的服务群体,为他们提供专业精准服务;
四是一股正能量的传媒力量:发挥了一支多媒体传播正能量的导向作用,为抗疫的志愿者增添前行的力量。通过志愿者的服务,使志愿服务精神在不同人群中的广泛传播;
五是一套规范的运行机制:拓展了一个枢纽型志愿组织的服务空间,产出了一批规范的运作机制。
更重要的是,虽然抗疫暂时取得阶段性的成果,但是在困难时期激发出的志愿精神正和社区志愿者、志愿组织一起在社区继续为需要的群体提供服务。这种植根社区服务社区需要的志愿服务自组织,正是我们需要巩固和加强的社会善治的基础力量。
为了留下志愿参与抗疫的事迹资料,陕志联在省委文明办和省民政厅的支持下,准备出版《同心抗疫·陕西志愿者联合行动项目案例集》和《听我说谢谢你--致敬陕西志愿者》(暂名)两本书。还希望能在网上发布相关的志愿者视频,希望大家踊跃投稿,一起记录这珍贵史料,使它具有史料性、借鉴性和参考性。同时,广大理论工作者要积极参与学雷锋志愿服务的研究,探索新时代雷锋精神的发扬光大,探索新时代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壮大,让志愿者成为建设人民美好生活,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力量。
当天,陕志联参与“同心抗疫·陕西志愿者联合行动”志愿服务项目“四师”队伍及抗疫组织代表发言。他们是:社工组王延萍社工师、心理组韦艾辰心理咨询师、 医护组主管护理师聂卫红 、培训组、全国优秀志愿者刘文化,律师组、陕西至正律师事务所律师李丹, 督导组薛新娅教授、传媒组、陕广电集团宣传部副部长史鹏飞 , 酒店专班组临时党支部书记陈军、专家组梅喻婷教授 、小雁有爱志愿服务队负责人傅武亮、陕慈联副会长马盼。
大家交流了抗疫志愿服务的心得,认为陕志联在发挥枢纽组织的作用,履行“引领、联合、服务、促进”的职能,使志愿者、志愿组织在服务不同群体时能够畅所欲言,相互学习,相互激励。通过参与抗疫的志愿服务项目,提升了本组织的社会影响力,凝聚起了社会的正能量,为下一步发展壮大陕西志愿者组织的成员打下牢固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