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秦闻讯(记者 党运)3月14日,记者终于联系上并专访了毕业于高新一中的张昊泽和李宇嘉。这两位同学在今年北京冬奥会展现了中国青年热情好客的自信风采,更在各自的岗位上展现了专业实力,发出了陕西声音,激励了母校学子们的学习热情,也受到家乡人民的称赞。
在接受采访时,国际奥委会副主席黄思绵表示,北京冬奥会志愿者充分展现出当今中国青年朝气蓬勃的形象。“志愿者们非常专业,对工作充满热情。同时,新一代志愿者们更有国际范儿,也更加自信、活泼。”
在志愿者中,有两名来自陕西西安的志愿者,他们通过自己的声音和语言,为观众讲解着每个精彩的比赛瞬间。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通过专访了解冬奥赛场幕后的声音故事。
张昊泽,是西安高新一中2019届毕业生,现在是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的大三学生,目前主要方向就是体育解说,并且在咪咕体育担任五大联赛的足球解说员,同时也在新浪体育担任微博直播连麦主理人的角色。张昊泽这次担任了女子冰球、混双冰壶以及女子冰壶的解说工作,一共解说了五场比赛,包括世界排名前三位的加拿大、芬兰、俄罗斯奥委会女子冰球比赛,以及混双冰壶半决赛、女子冰壶预赛的解说等。
李宇嘉,是西安高新一中2020届毕业生,是中国传媒大学2020级播音与主持专业的本科生.在2022北京冬奥会主要担任花样滑冰项目的现场双语解说员工作。
张昊泽告诉记者,2021年底,咪咕视频、中国传媒大学、上海体育学院共同参与了一档节目叫《沸腾吧解说员》冰雪季,节目内容就是通过解说员比赛的方式,为咪咕体育挑选冬奥会大学生解说员,寻找新兴力量。在这个比赛里,他最终拿到金牌解说员称号,最后也得到了这次解说的机会。
李宇嘉告诉记者,2020年底,她在学校的通知群内看到了有关于冬奥会志愿者的招募信息,并在第一时间填写了报名表,选择了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岗位。在拿到志愿者铭牌的时候,依然不敢相信,她居然可以有机会参与到冬奥的相关工作。
张昊泽坦言,其实作为解说员,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将赛场上的局势讲清楚,表达到位加上专业知识合格,才能让观众看得明白这场比赛;作为中国人格外关注的一届冬奥会,更要把中国人的奥运精神、拼搏精神展现出来,同时要为大部分不懂规则的观众做科普、讲解,所以在赛前的准备上,各方面都要格外的关注。
李宇嘉笑着说,为了更加了解志愿者的工作内容,在正式成为志愿者之前,进行了测试赛培训和线上课程学习。因为工作内容是进行英文场馆播报,所以要对每个运动员的名字和国家名非常熟悉。他们会时常观看往年的比赛视频,把正式比赛外国播报员的发音一遍一遍反复听,做到发音准确无误。她还记得第一次坐上宣告岗位,话筒前的她十分紧张,但是仍要时刻保持声音的稳定,要平和且温暖地播出每一个字,让运动员感受到北京冬奥的专业,也让世界感受到中国的热情。当她的声音回荡在首都体育馆的上空,一种自豪感和责任感油然而生 。
张昊泽说,冬奥项目中,无论是冰球还是冰壶,对于他来说以前没有接触过,可以说,在准备之前,他的冬奥项目知识储备还不如一些观众,所以他需要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了解不同项目,不仅要熟悉规则,还要熟悉球员等各方面的资料,而且还要思考如何清楚地表达给观众,这也许就是认识项目的困难。
李宇嘉说,就是第一次出镜解说的紧张。作为一名大二学生,很少直接参与出镜工作,即使在学校练过再多遍,第一次上台前都会非常紧张。很多朋友和老师都觉得她很熟悉这些项目,也觉得解说得很到位,这也许就是做足准备工作产生的自信吧。
最后张昊泽告诉记者,这次经历最大的感受就是坚持不懈的努力,一定可以取得相应的成就。第一个是从冬奥运动员身上看到的这种精神。无论是年轻小将苏翊鸣、谷爱凌,还是老将徐梦桃等,都是通过自己不服输的精神,以及日复一日的训练得来的成果。第二个是从自己身上吸取的经验。在高新一中时他就经常担任学生主持人,当时他和老师就说过,以后想当一名体育解说员,从高中到现在他一直都在为这个方向努力,这次经历也算是对他这一段时间努力的肯定。现在他终于入门了这个行业,但也仅仅是刚刚入门而已。未来的他将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为体育解说事业发挥自己的光与热!
而李宇嘉告诉记者,要说最大的感受,应该是他们亲眼见证了一位位冠军的诞生。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体育运动的魅力,而每一位运动员的热情友善也让整个冰场洋溢着温馨的气氛。他会把这次经历化作动力,一起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