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官网

榆北涌鑫矿业公司:数智赋能助力稳产保供

榆北涌鑫矿业公司:数智赋能助力稳产保供

2022-05-11 09:11:21
分享到:

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黄天尘 记者 李雨倩)实施智能化升级,加快绿色发展,已经进入抓早动快新阶段。今年来,榆北涌鑫矿业公司安山煤矿瞄准现代化智能标杆煤矿建设目标,用科技“装台”打通各系统难点、堵点,以智能化为抓手加快推进矿井升级改造,有效推进智慧矿山建设,彰显出稳字当头,努力稳产保供的国企担当。

坚定稳产信心 顺利完成保供任务

看到原煤运输线高效运转,综采队队长杜文伟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站在全国煤炭保供增产的大背景下,原本从不担心出煤的他,却在133101工作面回采时,对产量的如期完成开始担忧。工作面起伏大,底板软岩泥化,胶运巷地鼓严重,顶板来压频繁,给工作面推采带来了极大不便。

“矿上超前谋划,得亏在首采工作面安装时,便将泵站设备全部集中安设在3-1煤集中胶运巷的供液硐室内,并增加了视频监控,将泵站远控接入智能化控制系统,工作面集控室即可实现泵站的可视化监控和远程操作。”杜文伟说。当智能化遇上远距离供液,形成了“一点多面式”远距离供液智能化工作面的完美结合。不仅兼顾多个工作面供液,还减少了设备列车长度和拉移次数,有效解决了列车拉运难的问题。据悉,该项目还荣获了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五小创新一等奖。

针对如何解决支架推溜难、工作面高度不足的生产难题,公司立即成立了由矿长牵头的技术攻关小组,迅速开展了《3-1煤泥岩底板回采治理技术研究》科研项目,成功总结了软泥岩底板条件下工作面提高单产效率的最佳经验。合理控制工作面采高,科学预判周期来压步距,有效规避工作面压死、支架钻底和采煤机无法通过问题。矿领导亲临现场、管理干部24小时轮转跟班、各区队职工合力奋战一线。一系列稳产保供的组合拳“落”下去,生产的“马力”和职工的信心迅速提升了起来。截至4月底,安山煤矿克服复杂地质难题,顺利完成125.15万吨的原煤保供任务,完成全年任务的32%。目前,133101工作面已顺利回采完毕,回撤安装至133103工作面。

补短板解难题 助推智能化提档升级

“全新的智能供电平台上线,成功解决了一键式自定义遥控停送电的问题,停送电效率更高了,影响时间更短了。”

“现在有了这个平台,任意一台电脑上就可以登录查看供电系统任一点保护整定情况,负荷变化系统还能给出定值建议。”

4月25日,安山煤矿联建楼分控中心内,随着成功按下高、低压设备远程批量操作“启动键”,标志着智能供电管理平台的上线运行,打通了智能供电的“最后一公里”。该项目针对供电系统的关键节点、重要配电点,纳入进电力监控系统,将保护定值自适应、单相接地精确选线、电网智能分析预警、能源智能分析管理等技术集成于一体,真正实现了供电系统的智能化管理运维。

陕煤集团2022年工作会提出,全面加快数智建设,积极推进传统产业绿色转型,构建绿色智能发展新格局。近年来,安山煤矿本着“总体规划、精益实用、分级发展、有序推进”的总体思想,有重点、分层次地开展智能化矿井建设,先后搭建了智能综采、智能主运输、智能辅助运输、智能供水系统等,变电所巡检机器人、掘进工作面钻锚机器人成功应用于井下现场,井下所有变电所、泵房固定硐室实现无人值守,“一点多面式”远距离供液智能化综采工作面、智能供电管理平台、35kV变电站智能巡检机器人已然成为安山煤矿智能化的靓丽名片。

为了保障智能化工作推进,安山煤矿围绕全年智能化工作目标,倒排工期、强化考核,按照一周一汇报、一月一督办、一季一总结,完成一项验收一项,季度末严格兑现考核结果,确保各专业系统按要求、按期限达标。与此同时,深度开展智能化子系统评价工作,梳理各系统存在问题和弱项短板,从设计角度、技术层面、现场管理多方面进行分析总结,提出优化改进方案,力图让智能化更好落地服务于现场应用。

今年,安山煤矿积极推进绿色智能开采技术,提升生产系统安全保障能力,大力推进大数据、物联网、AI识别等新技术融合应用,加快智能化改造。全年再建智能化工作面2个,完成掘锚一体机及配套设备的调试使用,实现首个智能化掘进工作面的成功应用,建成智能综合管控平台,融合接入各个子系统,实现智能生产调度管理。

(编辑:张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