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记者 陶颖)西安疫情形势逐渐严峻时,他关停开业仅半年的店面,投身抗疫一线,做了一名志愿者;一天参加4场社区防疫工作,连干19个小时,嗓子沙哑,他通过喇叭讲述志愿者一天的工作,获得更多人理解,也温暖其他志愿者;为更好地做志愿服务,他成立公益团队,带动有爱心的一群人……
三秦都市报全媒体联合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寻找抗疫优秀青年志愿者,24岁“喇叭哥”贾鹏飞的事迹让人动容。
一天参加4场社区防疫工作 连干19个小时
2021年12月,西安疫情形势逐渐严峻,22日,贾鹏飞关停5月才开业的螺蛳粉店,隔壁店铺老板问他,“怎么现在就关了?”贾鹏飞回答道:“先关了吧,我要去当志愿者。”当天,他就出现在西安唐城医院参与核酸采样点的秩序维护工作。那天,是贾鹏飞第一次参加志愿服务。“时至今日,对那一天依然印象深刻,我深切感受到了志愿者和医护人员的艰辛,也清楚明白了我们所做的事情有多么重要。”贾鹏飞说。
2021年12月23日零时开始,西安全市小区(村)、单位实行封闭式管理,那一天,贾鹏飞参加了4场社区防疫工作,他主要负责秩序维持,这一干就是19个小时,连续说话让他的嗓子有些沙哑,而他也意识到,在维持秩序的过程中,光靠嗓门大,已经起不到作用了。
思考之后,贾鹏飞通过喇叭讲述他们一天的工作:“什么是志愿者,志愿者就是无私奉献,从早上8点钟开始,不敢喝水因为不敢上厕所,防护服很重要。从早上干到晚上,不挣一毛钱,现在仅仅就是想让大家排好队,保持一米间距,一个一个来……”
当时,说那些话,贾鹏飞只是希望大家能理解志愿者、配合核酸采样工作,没想到说话时有住户拍了下来并上传至抖音,他的话得到了更多人的理解,也让其他志愿者感同身受,纷纷留言,那条抖音,也让贾鹏飞有了“喇叭哥”这样一个亲切的称呼。
为更好地做志愿服务 成立公益团队
12月23日,在社区忙碌的贾鹏飞发现人手不足,他通过微信喊人,很短的时间内,他就招募了10多位志愿者。“他们来自不同行业,各个年龄段都有,大家因为共同的目标聚在了一起,来到社区,了解到在抗疫一线的志愿者、医护人员时常日夜忙碌,大家没有人打退堂鼓,反而更加坚定了他们一起分担的决心。”贾鹏飞说。
为了更好地做志愿服务,贾鹏飞决定成立团队,在招募志愿者的过程中,他被大家的热情触动,于是给团队起名为秦火志愿者服务队。“‘秦’寓意三秦大地,‘火’意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不到一周,秦火志愿者服务队就招募到了100余位志愿者。
接到通知有时候是在凌晨,有时候会临时接到居民求助,2022年1月4日,24小时待命支援组成立。“无论何时,只要电话打来我们就会支援。”贾鹏飞说。
封闭式管理期间,秦火志愿者服务队持续服务3个街道办,15个社区,协助社区完成信息录入、秩序维持、物资发放、接送志愿者、对接物资等方面的工作。
封闭管理解除后,只要防疫有需要,贾鹏飞和团队成员都积极参与。4月贾鹏飞参与志愿服务10多次,5月也已参加了多次核酸采样志愿服务。“现阶段我们团队的志愿服务内容以防疫为主,后期,我们将逐渐扩大服务面,在更多方面为需要的人提供帮助。”
在做志愿者时,贾鹏飞的家人很担心,也曾制止过他。但他说:“疫情都已经这么严重了,没有医护人员、民警、志愿者们挡在前面,那疫情岂不是更加肆无忌惮?如果所有人都在家里,那么谁来打败疫情?”
疫情期间做志愿者,并不是贾鹏飞第一次献爱心,时间倒回2021年7月,河南省遭受罕见的极端暴雨天气,看着新闻里播报的灾情,他的心情无法平静,“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他义无反顾加入救援,除和合伙人捐款一万元外,还将矿泉水、消毒液、手套、创可贴等物资用卡车运送到了河南省内。
从河南灾情到西安疫情,贾鹏飞说:“他方有难,怎能视而不见,西安需要,作为自己人,又怎可能不帮忙。”
从河南抗灾,到西安抗疫,感谢他奔波的身影,我们会记得那只喇叭,和抗疫一线他真诚的嗓音。5月10日,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联合三秦都市报全媒体授予贾鹏飞“优秀抗疫青年志愿者”称号并颁发5000元正能量奖金。
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在颁奖词中写道:一只喇叭,一支小队,他是亲切的“喇叭哥”,也是忙碌的小队长。19个小时持续服务,他用沙哑的声音,把心声送进居民的耳朵,也把理解带回志愿者们的心里。跨越行业和年龄,他用以身作则,号召起百人团队。顶住疫情和压力,汇集起三秦大地的星星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