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忠焕,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第十二届、十三届政协委员、雍州山道观管委会主任、雍山血池秦汉祭祀遗址文物保护员。数十次消除雍山血池秦汉祭祀遗址文物安全隐患,确保了文物长久平安。
2016年4月-12月,由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中国国家博物馆、宝鸡市考古研究所、凤翔县文物旅游局和凤翔县博物馆联合组队开展的雍山血池秦汉祭祀遗址考古发掘工作,出土器物2200余件(组)。雍山血池遗址的发现和发掘,不仅系正史记载中关于在雍地开展的一系列国家祭祀行为之印证,而且成为从东周诸侯国到秦汉大一统国家祭祀活动的最重要物质载体和实物体现,入选201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王忠焕作为土生土长的当地人,并因工作关系(雍州山道观管委会主任)常年累月守护雍山,2015年3月,他被凤翔县博物馆聘任为唯一的雍山血池秦汉祭祀遗址文物保护员。他担任基层文物保护员以来,认真学习法律法规,积极履行文物保护员工作职责,数年如一日,坚持每日巡查惯例,不怕麻烦,勇于吃苦,耐得住清贫和劳累,不怕得罪人,敢于坚持原则,数十次消除雍山血池秦汉祭祀遗址文物安全隐患,确保了雍山血池秦汉祭祀遗址文物长久平安。
2016年5月下旬,由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联合组队对凤翔雍山血池秦汉祭祀遗址进行考古发掘,考古队员的食宿问题却没有着落。王忠焕积极沟通协调,在雍州山道观给考古队提供了房子、厨房和干净的餐厅,解决了考古队员的吃住问题。当时正值夏季,天气炎热,王忠焕筹集资金搭建板房、购买热水器,解决了考古队员的洗澡问题,为考古发掘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后勤保障。
按照基层文物保护员职责,每天上午,王忠焕都能按时步行去巡护,风雨无阻。总面积470万平方米、确认相关遗迹3200余(个)处的雍山血池秦汉祭祀遗址,步行一圈就需要3个多小时。在平凡寂寞的日常巡护工作中,王忠焕自觉遵守纪律,做好自己的巡护检查工作,写好巡查日志。发现异常现象,及时向凤翔博物馆领导汇报。
雍山血池秦汉祭祀遗址入选201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专题片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一方面极大提升了遗址的知名度,另一方面也引来不少不法分子的觊觎和窥探。一些不法分子以游山赏景为名来到祭祀遗址从事违法勘探活动。2020年9月16日,一外地车停在遗址路边,3个看似游客装扮的男人,手拿洛阳铲在遗址内东查查西探探,正好碰上了坚持巡查的王忠焕。王忠焕看到他们手中的洛阳铲,立即上前查问。当王忠焕要打电话报警时,三人急匆匆驾车逃遁。7年来,王忠焕时刻坚定“安全大于天,责任重于山”的守护理念,发现并及时阻止不法分子违法勘探活动23起,有效守护了遗址的安全。
2020年6月,国务院、陕西省政府为遗址所颁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碑树立后,王忠焕定期擦除灰尘痕迹、拾捡周边垃圾,将保护碑维护得干干净净。他总是说,国务院、省政府给咱发的牌,就是我们古老雍山的名片,我们都要珍惜爱护。干净整洁的保护碑因而也成为雍山雍水鲜明地标建筑,引得广大游客群众合影留念。2021年夏季,雨水充沛,导致保护碑底座下沉倾斜严重。王忠焕发现后,及时组织人员修复,使洁白醒目耀眼的保护碑傲立在雍山之巅。
农民出身,仅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王忠焕,爱好学习,静心研究秦皇汉武来雍祭天故事,虚心聆听专家教授所讲考古知识。积极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宣讲“血池”历史渊源,呼吁更多群众共同守护雍山,共同保护雍山血池秦汉祭祀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