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官网

宋成飞:无私奉献,多次向博物馆捐赠文物

宋成飞:无私奉献,多次向博物馆捐赠文物

2022-06-08 21:41:59
分享到:

宋成飞是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市容综合管理所工作人员,负责辖区工地建筑垃圾清运管理工作,在检查工地的过程中,多次在建筑垃圾中发现了文物,上交给了博物馆。

从新石器时代一直到现代,宋成飞一次性向陕西历史博物馆捐赠26件文物和1件藏品。2020年5月8日,陕西历史博物馆向他颁发了捐赠证书。而这些文物在被收集之前可谓“经历坎坷”,有汉代陶罐被当成花盆用,有的是在废品站里发现的……作为文物捐赠者,宋成飞也有不少感慨。

宋成飞捐赠的东西,以汉唐时代的陶器为主,包括汉代黄釉的陶仓、文字瓦当、陶罐,以及唐代的陶俑。他是西安市雁塔区市容综合管理所工作人员,本人特别有文物保护意识,也熟悉相关文物法规,见到这些就收集起来了。

他们单位负责辖区出土工地和建筑垃圾管理工作,每天会划分为四个片区由所领导带队去检查工地出土到什么阶段了,以及规范不规范、有没有扬尘、设施有没有到位等,所以很自然就会走到正在施工工地的建筑垃圾中去。

因为西安地下文物比较多,常年来宋成飞养成了一个习惯,对渣土里面比较规则的很圆、很方、很正的东西比较注意,所以这次捐赠的东西,一多半都是他捡回来的。有了这个爱好以后,有些管理对象包括单位同事知道后就把发现的东西也给他拿来。长期以来,这些东西在办公室柜子顶上、桌子底下放了很多。大家认为,放到办公室不合适。那究竟该怎么处理呢?他认为放到博物馆应该是最合适的,于是就把它们捐给陕西历史博物馆了。

宋成飞捐赠的大陶罐是在皂河湿地公园发现的。虽然西安所有施工工地搞基坑开挖都要做文物普探,但八水绕长安,过去的古河道里,以及绿化带、人行道塌陷等不可能普探到的地方,也可能会出现文物。2019年3月份,他在皂河一工地检查时,发现大门口放着一个大陶罐,询问工地上的农民工得知,这是他们在皂河工地上取沙时挖出来的,当时罐内於满了泥沙。看到陶罐完好无损舍不得扔,就把罐子搬到大门口,种上了巴西木。但后来没有养活,在里面扔着垃圾。他觉得这应该是汉代的东西,决定把这个陶罐收集保护起来。工人听说这是文物也很高兴,当即表示愿意上交国家。后经陕西历史博物馆专家鉴定,这件陶罐直径为60公分,是一件汉代的文物。

这已不是宋成飞第一次上交文物。2011年6月,唐太宗孙女余姚县主的墓志就曾被他在西安南郊一处建筑工地中发现,并捐给西安碑林博物馆。按照专家的说法,这块墓志为研究唐代和亲政策提供了珍贵的一手实物资料。

(编辑:张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