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官网

张琦:打击文物犯罪,守护文物安全

张琦:打击文物犯罪,守护文物安全

2022-06-08 21:45:34
分享到:

张琦,现任榆林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大案大队大队长,一级警督。1983年10月参加工作,1989年从事公安工作,2002年至今在榆林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工作。先后被评为全市“十佳民警”“学雷锋先进个人”“2016秦盾行动先进个人”2016年榆林市优秀公务员、扫黑除恶先进个人,2020年省文物局、省公安厅打击防范文物犯罪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荣立个人二等功2次、三等功6次。

时间回到2020年底,靖边县张家畔镇新房滩村陆续发生多起盗掘古脊椎动物化石案件,靖边县公安局专案民警逐步摸清了案件情况,发现该系列盗掘古脊椎动物化石案件系同一伙人所为,鉴于案情重大,靖边县将案件情况上报市局。

经市局领导决定由张琦带队负责执行任务。张琦安排专案组人员对该团伙人员活动情况展开布控,逐步掌握了该团伙人员数量、职责分工、落脚窝点及所盗古脊椎动物化石藏匿地,但由于该团伙人员居住分散,昼伏夜出作案不规律,集中抓捕难度很大。12月4日,在张琦的部署安排下,蹲守民警跟踪发现该团伙10余人一起前往靖边县某土场,疑实施盗掘化石作案。张琦分析认为抓捕时机成熟,决定抽调刑警大队及靖边东郊派出所70余名精干警力兵分两路同时开展抓捕行动,一路赶赴现场抓捕正在作案的嫌疑人,一路赶赴嫌疑人落脚窝点实施抓捕。随即在作案现场抓获正在盗掘古脊椎动物化石犯罪嫌疑人15名,查获古脊椎动物化石3袋,约120公斤;在落脚窝点成功抓获倒班后正在睡觉的犯罪嫌疑人20名,搜获古脊椎动物化石27袋,约1180公斤。此,盘踞在靖边县的该盗掘古脊椎动物化石案团伙被一网打尽,成功缴获古脊椎动物化石共计1300余公斤,强有力的震慑了盗掘、破坏文物犯罪分子。 破案抓人才是第一步,后续35名犯罪嫌疑人的审讯、拘留等工作对张琦的又一次考验,勘查现场、收集固定证据、审讯深挖、制作讯问笔录等等,都要在48小时内完成,他几乎两天两夜没有合眼,成功将35名犯罪嫌疑人刑事拘留。

2020年9月份左右,米脂县公安局刑警大队在一次例行的案件线索梳理比对中发现一条盗掘古墓葬案件的线索,后经特勤人员进一步核实,确认该案件属实,且该团伙中有多名米脂籍的嫌疑人。经过进一步核查,米脂刑警大队发现早在2019年8月府谷刑警大队已将该案上游倒卖文物的嫌疑人张树平移送起诉,下游犯罪由于关键嫌疑人冯某雄一直未到案,几次抓捕无果,导致案件搁置。了解情况后,米脂刑警大队主动与府谷警方联系,对接案情,2020年11月,经市局研究指定该案由米脂县公安局负责侦破,接到命令后责成刑警大队迅速成立专案组限期破案。

专案组接手梳理后发现该案有价值的线索很少,目前只知道一个躲藏起来的嫌疑人名字且下落不明。专案组依据现有线索拓展思路,最终确定该案4名犯罪嫌疑人身份。11月4日,专案组抓获除冯某雄在逃外的其他三名嫌疑人。

后经专案组突审,得知该案案发后4名嫌疑人相互间并无任何联系,到此,案件又一度陷入僵局。

冯某雄自府谷警方几次抓捕无果后,现到处躲藏,不使用自己身份信息,不使用现代通信工具,反侦查意识非常强。专案组分析虽然目前掌握的大多侦查手段对其作用甚微,但是嫌疑人不可能待在一个不与外界联系的环境当中,通过调取冯某雄几个关系人的手机话单,分析可疑号码并确定了其中一个号码和使用位置,但当专案组到达该位置后,情况出乎意料,当地处于黄土高原腹地,山高沟深,居住人员稀少,且定位不准确,没等专案组进村,所有人就已知晓,专案组立即撤出,通过其他方法打听得知,冯已不在村内,抓捕失败。

至此,案件又一次陷入困境,市局知道情况后责令张琦来到专案组,他重新分析所有线索,得出目前该冯肯定已知其余三人落网,公安机关在抓捕自己,于是专案组决定从该冯有获取外界消息的渠道做工作,定向给家属投送一些不利冯某雄的信息,以此激起冯洗脱不实还原真相的欲望主动投案说明情况,功夫不负有心人,11月7日晚1时许,冯某雄迫于压力主动到米脂县公安局投案自首,至此,四名嫌疑人全部抓获。

到案后在审讯四名嫌疑人的过程中获悉,2018年通过冯某雄的介绍,刘某曾将7件汉代青铜器卖给张某平,从中获利16万元,专案组汇报市局刑警支队后,指定米脂县公安局并案办理,专案组再次统筹各种侦查资源最终查清该案嫌疑人刘某身份信息,确定侦查思路后,经过对刘某家属做工作,嫌疑人在亲属的带领下投案自首。

面对新形势下打击防范文物违法犯罪工作,张琦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和旺盛的工作热情,锐意进取、矢志不渝,继续弘扬“雷厉风行、无私无畏、英勇善战、公正廉明”的刑侦作风,投入到打击文物犯罪工作中去,守牢文物保护安全防线,为创建“平安榆林”“和谐榆林”做出更大贡献!

(编辑:张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