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晓伟,男,1972年2月出生,中国共产党党员,现任三原县献陵文管所所长。他身处文物安全最基层,数十年如一日,以初心守护安全,用坚守践行使命,在远离城市繁华的唐献陵文管所默默守护,无私奉献,为文物保护工作奉献青春和热血。
野外初触文保,勤巡查熟业务
2010年,贾晓伟从城区调到了偏远的三原县野外文管所担任文物安全员,便一头扎进了文物安全守护工作中,一干就是十几年。初到文管所,工作内容的繁重大大出乎了他的意料,野外文管所要负责全县7个乡镇的田野文物安全巡查和安全保护工作,最远的距离单位要40-50公里,最近的也在10公里左右,工作区域跨度大,工作强度高,和平常概念里的“文物单位就是看门守摊”完全不同。面对这些,贾晓伟并没有退缩,在部队当兵多年的锤炼形成了他不怕吃苦、迎难而上的坚韧品质。他一方面积极学习,熟悉工作内容,了解辖区内国保、省保和县保单位的基本情况和巡查要求,另一方面,他跟着单位领导和老同事实地去跑点、看点,用一个礼拜的时间就跑遍了单位管辖的大大小小27个文物保护点。
为了尽快熟悉业务,贾晓伟主动要求领导给他多排班,他常常是一大早迎着日出就出发,天黑了才能回来,每到一个点,不仅要认真巡查,还要坚持和点上的文保员见面,了解和沟通情况。仅仅半年时间,贾晓伟俨然成了文物保护的“专家”,哪个乡镇有多少个文物点,每个文物点是什么等级、文保员叫什么、多大年龄、甚至家里基本情况他都摸得一清二楚。单位领导和工作多年的老同事都对他竖起了大拇指。
不惧清苦寂寞,献陵安营扎寨
2011年6月,贾晓伟因为业务工作突出,被调到唐献陵文管所任副所长,2013年转任所长。献陵位于三原县最东边的大程镇永和村,毗邻富平、阎良,是唐开国皇帝李渊的陵墓。文管所依陵而建,除了负责唐献陵的安全值守外,还负责唐端陵和大程、西阳、高渠等乡镇的田野文物安全。
如果说野外文管所的主要工作是“巡”,献陵文管所则主要是“守”。为了适应新的工作环境,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贾晓伟先从生活环境改造做起。他看到献陵文管所有厨房、有煤气灶等设备,但是炊具不全,所里两个职工也不太会做饭,日常以白面条、方便面、咸菜馒头解决吃饭问题。贾晓伟买来锅碗瓢盆和米面油,主动承担起为同事做饭的任务,因为在他朴素的认识里,有热乎饭吃的地方就是家,就能留得住人,这一做就是十几年。同时他还从家里搬来了热水器、电视机等,在单位安营扎寨。
提高自身素质,讲好献陵故事
在献陵工作一段时间后,贾晓伟发现因为李渊特殊的历史地位,好多游客都慕名前来陵区参观,甚至有的中小学校会在清明节的时候组织学生来祭奠,但是献陵文管所只是个保护机构,不是开放单位,没有现成的文字资料,也没有讲解员,看到游客慕名而来又失望而归,贾晓伟又坐不住了。他建议在献陵建立展室,介绍李渊生平。同时,他开始学习相关历史知识。凭着对文物工作的满腔热爱,通过书本、媒体、网络、专家学者等多种途径的学习,贾晓伟很快就能够把初唐历史讲得头头是道,并在陵区担任义务讲解员,向游客讲解文物知识,宣传文物保护。
2013年6月,中央电视台《远方的家》栏目组来三原拍摄,贾晓伟应邀在摄像机前侃侃而谈,向全国人民讲述李渊和唐献陵。2014年,唐献陵文管所“唐初历史”展厅也面向游客开放了,贾晓伟高高兴兴做起了他的“专职”讲解员,虽然在生活中,贾晓伟并不喜言谈,但是身处展室,面对游客,他总会热情、认真、详尽地向大家讲述唐献陵的历史和文物知识。
强化巡查宣传,带动群众参与
用贾晓伟的话说,当好文保员也没有什么窍门,就是只要责任心强,人勤快,多转多看多巡查,多年以来贾晓伟一直是这样坚持的。每天早上他都要歩行围着献陵的封土、神道、石刻以及树木巡查一圈,查看是否石刻有撬动的痕迹,树木是否有被攀折的现象。下午四五点再巡查一遍。文物案件发生高危季节,中午再巡查一次,确保了献陵陵区及石刻安全。每年冬季,贾晓伟都要组织文保员,对献陵封土及周围杂草进行清理,防止引起火灾。每年春季,他都会积极协调县林业站,对陵区进行毛线虫等病虫害的防治,确保陵区林木的安全。在文物保护过程中,贾晓伟深刻意识到,保护文物光有一腔热血、光靠一个人的力量是不行的,要广泛发动群众,凝聚群众的力量,他于是经常性深入周边群众家中,一边拉家常,一边干农活,向村民们讲李渊,讲献陵,在他的谆谆善诱下,村民们对能生活在唐陵区而感到由衷的自豪,爱文物、护文物的意识和积极性高涨起来。2016年的夏天,一辆黑色越野车在献陵陵区反复掉头并停留,附近村民发现后立即拨打贾晓伟电话告知情况,贾晓伟及时赶到现场,经了解,是村民在陵区的路上练车,发现了路边田野里的石虎于是驻足欣赏,一场误会化解了。但是周边村民保护文物的观念深入人心,不会停滞。
兢兢业业守岗,支持文研项目
2012年4月开始,陕西省考古院唐陵考古队对唐献陵、唐端陵的石刻及建筑遗址进行发掘,作为两个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负责人,贾晓伟坚守岗位,兢兢业业,不分白天和黑夜,跑前跑后,经最大努力做好配合与协调工作。一方面积极为考古队的同志协商住房以及库房的安全等问题,另一方面协商土地租赁赔偿事宜。刚开始群众对考古发掘工作不理解,贾晓伟一遍一遍跑到群众家里做解释工作,在他的不懈努力下,问题最终得到了及时妥善解决。白天跑协调,晚上他还要和文保员住在发掘现场,每天夜里都要起来几次,一手拿着手电,一手拿着铁锨,高一脚低一脚地进行安全巡查。直到施工结束,贾晓伟才搬回来所里居住。
在贾晓伟在献陵工作的11年里,他始终保持着最初参加文物安保工作时的心态,吃苦耐劳,爱岗奉献,他多次放弃回城工作的机会,连续11年选择大年三十晚上值守在单位。为了文物安全,贾晓伟选择做一名默默无闻的守陵人,并且会一直守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