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秦闻讯(通讯员 胡运森 记者 杨岚) 7月4日,渭南市慈善协会会长雷超武、副会长胡寿文,渭南市水务局负责人一行赴省慈善协会汇报对接“排水(碱)沟慈安便民桥项目”建设工作。省慈善协会会长吴前进强调,要对此项目高度重视,多方争取,尽力支持。
据介绍,渭南市地处关中平原东部渭河下游,黄河、渭河、洛河在境内交汇。为了减少农田内涝盐碱灾害,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至九十年代,渭南市先后建成了以交口抽渭灌区、洛惠渠灌区、卤泊滩、朝邑内滩、二华加槽、二期抽黄灌区共六大片区的农田排水(碱)工程。形成了以干支沟渠为骨架、田间沟渠相配套、自流和抽排相结合的排水(碱)工程体系,基本解决了全市低洼易涝区的渍涝、排碱灾害问题,有力推动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但纵横交错的沟渠给当地群众出行和农业生产带来很大不便。2021年9-10月,渭南市遭遇60年不遇强降雨,全市40个镇(办),136.8万人,308.7万亩的农田排水(碱)沟道进行清淤改造恢复和沟系建筑物修缮。虽然进行了大量的灾后重建工作,但仍有894座便民桥急需配套修建。每逢夏秋大忙和经济作物收获的时期,群众通行便出现很大障碍,便民桥建设迫在眉睫。渭南市委市政府对此项目的实施极为重视,制定了《渭南市农田排水(碱)恢复保护工程规划》,力争在2025年前完成修建894座便民桥工程。
雷超武汇报时说,渭南市市长陈晓勇亲自抓此项目的实施,并安排由市慈善协会向省慈善协会报告,争取指导与支持。同时,他还汇报了渭南市慈善协会换届等情况。
吴前进听取汇报后,充分肯定了“渭南排水(碱)沟慈安便民桥项目”建设工作取得的成效。他指出,此项目是一个乡村振兴的重点工程,一定要高度重视,多方争取,尽力支持。慈善工作要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精心筹划,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同时,他还对渭南市慈善组织建设給予了高度评价,希望总结出经验,在全省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