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文/ 记者 石喻涵 图/ 记者 代泽均 实习生 盛乙桂 视频/记者 张宸豪 余慧敏 实习生 王胤袭)真实的地震是什么样子的?地震时,我们该如何自救?如果乘坐地铁时遭遇地震怎么办?7月27日早上,参加“陕”耀未来希望少年宫艺术夏令营活动的孩子们来到西安高新一中实验中学的防震减灾科普体验馆,沉浸式体验了多场景的地震,并学习了防震避灾的知识。
“啊,晃了晃了”“你快抓好”“呀!前面那个楼倒了!”在体验馆中的影院式体验厅里,360度环绕大屏上出现了一座城市的影像,突然,脚下开始晃动,紧接着屏幕上的模拟建筑物纷纷开裂,孩子们一边紧紧抓着面前的栏杆一边大喊着。随着震级越大,地面抖动越来越强烈,模拟建筑物跟着倒塌,要想站立住甚至都有些困难。尽管知道只是模拟影像,但这种高度还原的体验感还是让人既紧张又兴奋。
体验区内,还设置有家庭逃生体验小屋、教室逃生体验屋、小小应急员体验区、模拟地铁地震及火灾烟雾逃生体验等内容。而且,所有生活场景均是1:1还原的。孩子们对场馆内的一切感到新鲜、好奇。有的排着队挨个进行体验,胆小点的则紧紧拉着同伴的手。
来自延安的师雨萱告诉记者,她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模拟教室地震。“汶川地震的时候我还没出生,长大后在其他地方了解到当时的情况。如果那些学生能提早掌握地震逃生的方法,今天他们就能继续坐在教室中读书或者为国家做贡献了。所以,学习这些知识很有必要,回去了我要把这些讲给小伙伴听。”
记者了解到,这个约850平方米的防震减灾科普体验馆,由序厅、科普区、体验区、实训区和结束厅五大功能区构成。通过声、光、电等最前端的科技手段,融合影视互动、计算机演示等最新的多媒体手段,囊括适合中小学生的趣味性体验项目,全方位普及科学的防震减灾知识,提高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和掌握避灾自救互救技能,降低地震灾害给人类带来的生命和财产损失。
高新一中实验中学教师吴静瑶表示:“我们希望大家不要通过事故去获得经验教训,而是通过事先的学习,知危险、会避险,甚至可以做到自救互救、防灾减灾,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们的安全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