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官网

让文化成为向上力量

红柳林矿业让“红柳文化”成为旗帜和窗口

让文化成为向上力量

红柳林矿业让“红柳文化”成为旗帜和窗口

三秦都市报-三秦网 2022-09-09 09:57:47
分享到:

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杨宝林 宁昕 孙国伟 记者 马军伟)高质量发展的企业一定是有着一流文化的企业。在陕煤集团红柳林矿业公司(以下简称:红柳林矿业)的发展历程中,国家首批智能化示范煤矿、全国绿色矿山、能源创新先锋企业、中国能源企业低碳发展贡献力50强、中国煤炭行业最具影响力品牌……这些荣誉的取得,追根溯源,企业文化是原动力。

近年来,“红柳文化”成为了贯穿红柳林矿业打造“行业第一、世界一流”现代煤炭企业的一条无形的线。

1662688027744.jpg

2020年,秉承陕煤集团“奋进者”文化,红柳林矿业提出“931”高质量发展战略目标,践行“诚信、务实、合作、上进”作风,坚持“造福职工、回报股东、奉献社会”宗旨,以战略思维、时代站位和宽广视野,总结提炼多年文化积淀,逐步形成了以“红色的信仰、绿色的希望”为主要内涵,个性突出、契合形象的“红柳文化”,党建文化、安全文化、生态文化、创新文化、人才文化、管理文化、共享文化、廉洁文化等子文化竞相迸发、特色鲜明,为企业各项工作提供了坚强的文化支撑,有力推动了高质量发展。

“要把‘红柳文化’打造成对内的一面旗帜,对外的一扇窗口。”红柳林矿业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宏多次表示。

“红柳文化”对内,是一面旗帜

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力量。有了旗帜,就会有思想上同向、目标上同心、行动上同步,也就能够产生引领企业发展进步和凝聚广大职工团结奋斗的良好效果。为此,“红柳文化”这个旗帜的作用首先在于引领方向与力量整合。

2020年6月,“六个红柳林”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拉开序幕,为期半年“不断档”的系列活动,激发了广大职工“热爱红柳林”的情怀,“感恩红柳林”的品德,“宣扬红柳林”的信念,“奉献红柳林”的干劲,“重塑红柳林”的信心以及打造“一流红柳林”的决心,真正实现了“思想观念大转变、管理能力大提升、工作干劲大增强、职工素质大增进、一流创建大推进”目标。

2021年,红柳林矿业精心谋划、广泛开展“六个一百”(百集专栏展播、百场党课宣讲、百个阵地创建、百名党员表彰、百个作品献礼、百个节目汇演)系列活动,凝聚人心、集合力量、推进工作。其中,“百年恰是风华正茂”五四情景诵读音乐会以“六个红柳林”为关键词贯穿始终,带领职工重温了党的光辉历程,坚定了昂首迈步新征程的信念决心。

1662688079453.jpg

2022年,举办“我眼中的红柳林”主题艺术展,以建党百年为依托,以“红柳文化”为主题,以“六个红柳林”为主线,以艺术传情,为时代画像、为一流言志、为矿工立传;举办“因爱相聚·红柳花开”I♥HLL青年交友联谊活动和I♥HLL主题拍照打卡活动,使“红柳文化”得到全方位解读、传播,让矿区各处的文化符号、文化资产“活”起来;编印出版《奋进红柳》《清吟红柳》《礼赞红柳》《智汇红柳》等企业文化丛书,用文字和图片记录企业与职工共同成长轨迹,职工的思想观念和认识得到了巨大转变,归属感、自豪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提升;大力选树先进典型,专栏宣传荣获国家、行业、集团等各级劳动模范和“最美红柳林人”,以先进典型的事迹闪烁“红柳文化”内涵,用人格化的具体形象揭示“红柳文化”实质,以文化力推动生产力,实现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同频共振、共同发展。

多形式、多元化、多举措的“红柳文化”落地深植模式,达到了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的目的,唤醒了每一个红柳林人的“红色基因”,实现了“红柳文化”中“一颗红心,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旗帜引领作用。

“红柳文化”对外,是一扇窗口

所谓窗口,就是让外界认识企业、了解企业、读懂企业的一种途径,说直白点就是向外界展示企业形象的有利抓手。那么,如何让“红柳文化”成为企业的一张名片,也许从这些做法里你可以找到答案。

近年来,红柳林矿业将绿色发展要求贯穿煤炭开发、利用等全产业链,实施“智能协同”“绿色立体生态”“井下空气质量革命”“三个示范”矿井创建。而“红柳文化”中的“柳”字,寓意为绿色的希望,恰是红柳林矿业肩负国有企业使命担当和社会责任,赋能“双碳”战略落地落实,立志建成新时代中国智能绿色煤矿示范基地的生动诠释。

1662688110272.jpg

“智能协同”示范矿井建设方面,携手华为煤矿军团,先后完成智能矿山总体规划,实施了工业环网升级改造、F5G视频环网、模块化数据中心、云计算平台、智能化综合管控平台、智慧园区、智能综采等25个智能化矿山项目建设,基本实现采、掘、机、运、销等多环节、多场景智能应用实践。2021年红柳林矿业智能化矿井建设通过陕西省验收,达到了国家一类一级。

“绿色立体生态”示范矿井建设方面,携手蒙草集团、陕西生态产业公司,利用“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与土地复垦基金”对采空区进行立体式生态恢复治理,重塑矿区生态环境。目前,“绿色立体生态示范园”一期工程边坡绿化、植被景观、温室大棚、疏林草地等已初具规模,皮带栈桥走廊南侧、南进场道路西侧、排矸道路东侧370余亩土地创建成效已呈现眼前。

此外,在结合矿区现有空间和发展规划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提升矿区“颜值”,以打造“五园”为核心重构绿色生态空间的构想从纸上跃然而起。一年多的时间,党建文化园、廉洁文化园、家庭家教家风文化园先后建成,绿色生态文化园和安全宣传教育文化园已初现雏形,职工“开门见绿、推窗见景、出门进园”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已徐徐绘就。

“井下空气质量革命”示范矿井创建方面,六个课题均已完成80%以上,让红柳林、陕煤集团乃至全国煤炭行业几百万矿工呼吸到新鲜空气,让采煤成为受人尊重的职业的“初心使命”正在一步步变为现实。

红柳林矿业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常波峰信心满满地说,三个示范矿井打造,开启了让更多人了解红柳林的大门,相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因为红柳林而重新认识煤炭行业、煤矿工人。越是这样,越让大家看到了文化的必要性。企业文化实则是一片沃土,只要利用好它,总能变出令人惊喜万分的“有形”价值。

1662688150900.jpg

2022年6月6日,广大职工期盼已久的“太阳石”主题雕塑正式落成。作为继“五园”后的红柳林矿业的又一个地标性建筑,“太阳石”主题雕塑的建成充分体现了红柳林人对“乌金”的敬仰与礼赞,对“劳动光荣、矿工伟大”的热爱与升华,更展现出全体红柳林人矢志一流的信心和决心。落成仪式上,张宏向职工讲述了“红柳文化”是红柳林的灵魂,是红柳林人奋进的动能,是红柳林高质量发展的源泉。不少职工激动万分,纷纷与“太阳石”主题雕塑合影留念,记录下这一令人激动且动容的时刻。

有人说:文化的力量可以敌国,“红柳文化”正是红柳林矿业实现“行业第一、世界一流”现代煤炭企业的力量源泉。

不忘初心,接续奋斗。今天,集结在陕煤集团的大旗下,担负“兴能强国、智领未来”使命,“勇立潮头、超越自我”的红柳林人正阔步前行。发展之路,永无止境。明天,望向“十四五”的逐梦蓝图,始终保持“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传统,始终昂扬“六争”精神的气概,红柳林人正在将一个又一个“不可能”变成“可能”。

(编辑:李元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