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记者文晨)2021年,陕西省全年粮食播种面积4506.45万亩、总产量1270.4万吨,种植面积稳定增加、产量稳定,粮食生产实现“十八连丰”。2022年,我省投入各类农机具约120万台,采取各类有效措施,实现夏粮产量475.9万吨,较上年增加5.3万吨,增长1.13%,夏粮总产创2000年以来最高水平。
近年来,三秦大地许多田间地头鲜有一片片忙碌的人群,更多的则是一台台先进的机械设备,西安市临潼区种富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苏原对此颇有感触,他向记者讲述这些年种地从自己耕种到集中托管的变化——
从以往的经验来看,传统种植粮食去掉成本,实际的效益很低,一旦遇上天灾,更是赔钱的买卖。2012年,我从外地返乡创业,首次承包了30亩地,开始摸索与传统农业不一样的路子。最初种植也不太顺利,之后投名师、访高友,学习科学种植技术,才扭转了庄稼长势,取得了丰收。
因为光靠种粮食收益比较低,农村很多年轻人更愿意在外打工,不愿意在家种地,而村里的老年人往往又没有精力去种,我在2013年成立了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把他们的地集中起来,进行规模化种植。通过托管土地,把那些不愿意种粮的年轻人、没精力种粮的老年人手里的地集中起来,让一家一户的小地块集中连片起来,规模化种植,通过统一选种、统一管理、统一销售,农业生产效率大大提高,生产成本大大降低。
合作社会定期邀请农技中心专家“把脉开方”,引进科学、绿色、种植、灌溉、病虫害防治的好方法在田间实践。我们和区农广校、区农技中心科技专家合作,同时结合我们在田间试验积累的多项技术,产量比农户分片单独种植高15%以上。
粮食要高产,必须要靠规模化、科学化管理。现在很多种了大半辈子地的老人也认识到这一点,很多人以前都是自己种地,化肥、种子都很贵,一年投资很高,产量还上不去,现在不用操心化肥、种子等涨价,也不用担心成本增高、产量低等问题,越来越多的人也愿意进行托管,把地集中交给更专业、更懂技术的人来种。目前合作社托管农户土地已有700多亩。
今年夏收季,我们合作社托管的小麦获得了大丰收,平均亩产达到了650公斤左右,小麦市场收购价在每斤1.54元,剔除农药、化肥、种子、人工等费用,每亩地一季小麦的收益就达到了1500元以上。现在地里粮食不仅能丰收,而且都有订单收购,销路也不用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