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胡运森 记者 杨岚)“安康旬阳大山里有1300位‘外婆’上电视了。”10月9日,陕西卫视、陕西电视台新闻频道分别播出了大山里1300位“外婆”的故事,引起了当地人的关注。
据了解,这是安康旬阳市返乡青年张新斌通过实施一项名叫“外婆的礼物”公益帮扶项目,帮助1000多名留守老人开启了创业致富的新生活。他的创业事迹走红秦巴山区,模式还在全国推广。
到底“外婆的礼物”是什么呢?
张新斌是土生土长的安康旬阳山里娃。隔三差五,他就到村里,到老人家里收“土特产”。每次看到这些老人们总觉得格外的亲切,就像见到自己的外婆一样,所以把她们也称为“外婆”。这些外婆大多数都是留守老人,子女们不在身边。
1999年,张新斌去西安创业。多年来,他最大的遗憾就是外婆去世时,没有见上她最后一面。2013年,他回到家乡。看到家乡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去了,村里就剩下了老人和孩子。于是,他成立了陕西省慈善协会守望大山志愿服务队开展公益行动。起初,他们号召身边的朋友给老人和孩子们捐款捐物。几年下来,发现仅靠这些并不能改变老人们的根源问题。他们反复思考,公益应该有一种创新的方式,不仅仅是捐赠,更应该是“授之以渔”。
2016年,守望大山服务队在公益创新方式上作了有益的尝试。这些“外婆们”有养殖经验和能力,而生活在城里的人也渴望吃到大山里绿色健康的食材。通过让城里的人给外婆们送小鸡,外婆们回馈给他们鸡蛋,就能达到了一种可循环、可持续的公益互助方式。于是,他们上线了腾讯公益、支付宝公益,并被越来越多的爱心网友认可和接受。“外婆的礼物”从外婆家的鸡蛋发展到木耳、香菇、腊肉等100多种,“外婆们”的收入也越来越稳定了。每天,“外婆们”都精神焕发并准时打包好自己的礼物,送到大山外的“外孙们”手上。
随着运作模式不断成熟,线上线下渠道不断扩展,“外婆的礼物”项目已经形成一套可持续、可推广、可复制有效帮扶机制。“外婆”的人数从最初的30多位发展到1300多位。守望大山服务队帮助她们人均年收入超过了5000元。目前,他们上线了16个电商平台,线上参与“外婆的礼物”的人次已超过50万,销售的陕南农副产品已超过6000万元。
张新斌希望“外婆的礼物”项目可以去更远的地方,和更多的留守外婆们一起创业,让她们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一份收入。
据了解,守望大山服务队是陕西省慈善协会一支优秀的志愿团队,张新斌已带领团队开展了27季深入大山区探访“外婆”公益活动。实施的“外婆的礼物”创新公益模式,先后荣获2016年度腾讯公益“全国创新公益项目”奖;2017年陕西省精神文明办“创新公益项目”一等奖;2017年度中央网信办“全国优秀公益机构”奖;2018年陕西省助力精准扶贫慈善志愿服务优秀团队;2018年度中央网信办“全国优秀网络传播”奖;2020年国家民政部《2019年度经典扶贫案例》;2021年“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队长张新斌还参加了2021年在杭州举办的“全国第七届慈孝文化节”,并获得优秀人物/团队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