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重点新闻网站  三秦都市报官网

冬日里燃烧的生命之火——陕西4名志愿者捐献造血干细胞

冬日里燃烧的生命之火——陕西4名志愿者捐献造血干细胞

三秦都市报-三秦网 2022-11-10 20:35:19
分享到:

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记者 李永利 马昭)2022年的冬季已悄悄来临,在这寒风朔朔的季节,陕西省再次迎来4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他们是魏先生、刘女士、黄先生、和同学。寒冷萧瑟的天气冷却不了无私奉献、怀抱大爱的心,他们用自己的生命之火温暖了一颗颗绝望的心,照亮了患者们的暗淡人生。

4d3a35fc2c3b2fa6d7a02c821ac399ba.jpg

11月8日,陕西省造血干细胞采集中心里传来阵阵欢声笑语,陕西省红十字会造血干细胞捐献者魏先生与和同学前来看望采集中的刘女士与黄先生。不同的是前两个为刚刚结束采集的“前辈”,后两个是即将迎接采集的“后辈”,相同的是他们都对自己捐“血”救人的行为感到无比骄傲与自豪。陕西省造血干细胞志愿服务队秘书长张宝华也赶来慰问和陪伴他们。

ae34e71c2e528ceaf7a9c3b6a154d315.jpg

捐献者刘女士和捐献者黄先生:救人是一种自我价值的延续和升华

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大家分享了彼此捐献的经历,4位捐献者都是在献血的过程中了解到造血干细胞捐献并留下血样,对于捐献造血干细胞他们也有着相同的想法:这既是挽救生命、帮助他人的高尚行为,也是一种自我价值的延续和升华。他们和大多数人一样过着平凡而又充实的人生,但在得知自己有可能挽救一个人的生命时,都义无反顾地选择献出自己的造血干细胞。

刘女士说:“决定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动机很简单,能够帮助血液病患者和她的家人,这样或许以后也会有那么一个人在我需要帮助的时候能够挺身而出。将心比心吧,毕竟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嘛”。

黄先生分享了他从初配成功到采集捐献的体会与感受。2022年9月中旬黄先生第一次接到陕西管理中心打来的初配电话到11月初实施造血干细胞采集,用了短短不到2个月的时间。对他来说最难忘的感受来自陕西管理中心工作人员、医护人员和志愿服务者细致入微的照顾和关怀。

“在接到电话时我内心有些小激动,觉得可以帮助一个陌生人跨过一个人生难关是非常值得去做的事。在得到家人的支持后,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在这个过程中,陕西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员一直在为顺利实施捐献积极协调沟通,每一个环节都陪伴着我,给我鼓励为我加油;采集中心的医生耐心细致地为我解答所有疑惑,抚平我的紧张情绪,时刻关注我的身体状况。采集两天中志愿服务者更是全程照顾着我,即使家人不身边也让我感受到了被人关心呵护的温暖。”黄先生感叹道:“我救了一个人,做了一件对的事,我很有成就感。在捐献时的这些美好经历,也希望患者能够遇到,然后带着爱与希望好好生活”。

2d9a6525169b80b88cf5589395580244.jpg

捐献者魏先生:带着爱与希望好好生活

魏先生则表示,自己在上学时就热衷于组织参加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即使参加工作后也没落下。2014年魏先生加入中国狮子联合会,这是一个正式注册成立的全国性民间慈善服务团体,他日常积极参与服务留守儿童、精准助残等慈善活动,也多次参加“红色行动”(献血日献血活动)。2021年12月他又加入了陕西省慈善联合会,在西安因新冠疫情封城后,魏先生第一时间组织成立了所在小区志愿者服务队,并全程参与封城期间联会的抗疫活动,负责全国各地捐赠物品配送服务,每天奔波于高速路口与物资发放点。听到他的事迹,大家由衷地表示敬佩和赞叹,希望有机会能够像魏先生一样服务大众、回报社会。

2712e53211d59788ed8998ffadf7976d.jpg

捐献者和同学:一家两代行医,更能明白生命的珍贵

作为4个人中年龄最小的一位,“00后”的和同学的情况最为特殊。和同学的爷爷奶奶从事中医,几十年来扎根乡村为村民们开方治病,他的姐姐目前在医科大学攻读硕士。在家人的影响下他立志也要成为一名医生。一家两代行医,他们更能明白生命的珍贵与脆弱,不仅父母姐姐赞同和同学的决定,爷爷奶奶更是表示全力支持。

4位捐献者能够顺利完成造血干细胞采集,离不开他们想要挽救生命的决心、无私奉献的爱心和勇于担当的责任心,也离不开身边给予支持和鼓励的亲朋好友。每一例捐献都代表着一个生命的新生,每一份爱心和善心都是壮大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事业的磅礴力量。因为有了这些可敬、可爱的捐献者们,血液病患者才能重新点燃生命的火光。

目前,陕西省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队伍已超过13.2万人,对于庞大的血液病患者数量还远远不够,我们期待能有更多人像这些传播人间大爱精神的捐献者们一样加入到造血干细胞捐献事业,为更多有需要的人带去希望和光明。

(编辑:杨岚)

(责编:张宸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