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重点新闻网站  三秦都市报官网

秦兵马俑一号坑出土两处漆鼓鼓面 彩绘依然鲜艳浓烈

秦兵马俑一号坑出土两处漆鼓鼓面 彩绘依然鲜艳浓烈

2023-01-12 20:19:03
分享到:

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记者 赵争耀)1月12日,在2022年度陕西重要考古发现新闻发布会上,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对外公布了秦始皇帝陵兵马俑一号坑第三次发掘考古发现与收获。记者注意到,在一号坑第三次考古发掘中发现了两处彩绘漆鼓鼓面和一处鼓槌遗迹,这是一号坑首次发掘清理出土的彩绘鼓面,非常珍贵。

秦兵马俑陪葬坑是秦始皇帝陵园外围的一组大型陪葬坑,其中一号坑面积最大,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230、南北宽62、深5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按照排列密度估计,全部发掘后可出土陶俑、陶马约6000余件。2009-2022年,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对一号坑进行第三次正式发掘,发掘位置位于一号坑T23、T24方,包括G8-G11四个过洞、Q8-Q10三个隔墙、俑坑的北边壁等第三部分,发掘面积约430平方米。 共清理陶俑220余件,陶马16匹;战车4乘、鼓2处、鼓槌1处、漆盾1处、笼箙3处;兵器柲多处、弓弩箭箙多处;发现车马器、兵器、生产工具等,共计近千余件(组)。

中国古代军队进退以鼓为号,而今秦兵马俑一号坑发现的两面木胎漆鼓,虽木质已朽唯鼓面尚佳,仍不禁让人感受到秦俑军阵的“鼓舞”之情。“发现的两处彩绘漆鼓鼓面呈扁圆形,面皮质,绘彩,鼓壁圆弧形,薄胎,壁面有竹质鼓钉,铜环钉3枚。”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研究员申茂盛说,在G8过洞西侧,还发现一处鼓槌遗迹,槌头近圆形,外层有漆皮,残长70厘米、木棒径3-4厘米、槌头直径7x8厘米。

“一边用手术刀尖压住腐朽的漆壳,一边手持毛刷,几乎完全零距离地俯身用嘴轻轻吹去泥土,发现鼓面和桶壁上装饰的彩绘依然鲜艳、浓烈;胎壁内层和环柄缝隙里,填塞织物的经纬线依然清晰可见。为了确保铜鼓环能牢固地插入鼓壁,铜孔内缠绕了麻线,缝隙处楔了木条,还加塞了麻布。”曾经担任秦兵马俑一号坑考古发掘执行领队的许卫红在《考古有意思——秦始皇的并与城》一书中详细描述了彩绘漆鼓鼓面发现时的状况。战鼓的彩绘基调以红、绿为重,图案以枝蔓、卷云等曲线为主。手法是红漆铁线描,如同用铁丝划过。线丝分隔出变化的几何条带,规矩却不拘谨;条框内天蓝色、白色、绿色多重套合,平涂渲染的手法好似小姐姐们化妆时打腮红,伸展出了蔓延的枝条和飘逸的云朵;黑色圆点填充空隙,增添了稳重和神圣。尤其是铁线描的红漆线条,细如发丝,流畅无停顿,一笔而就,可见画工性格沉静,技艺精湛。

(编辑:薛诗彤)

(责编:张宸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