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记者 艾莉)2月1日上午,西安市召开“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全力推动西安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西安市商务局局长张选民介绍了有关情况。
张选民说,2022年是西安商贸行业坚持“外保货源、内保畅通、末端保供”,制定生活物资应急保障工作方案,构建市、区、街道、社区四级保供体系,联合京东、盒马等设立城市保供大仓,建立6大农产品批发市场、13家重点保供企业1800余家门店监测调度制度,牢牢守住市民的“米袋子”“菜篮子”;新增长安十二时辰、合生汇、未央168街区等新消费场景,新增首店139家。电子商务交易额6235亿元,同比增长11%。市区两级发放消费券2.5亿元。开展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建设,建成27个高品质便民生活圈。
同时,全市进出口总值4474亿元,其中出口2801亿元,增长17.3%;一般贸易进出口占比较2021增长8个百分点,贸易结构进一步优化;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长39%,新兴市场进一步拓展;全市跨境电商交易额144亿元,增长46.4%。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全市服务贸易额14.9亿美元,同比增长27.2%;服务外包合同金额38亿美元,同比增长49.6%。新设8个境外商务代表处。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59.9亿美元,比上年翻了一番。
张选民说,2023年,西安市商务局将紧贴全市八个方面重点工作,重点围绕“六抓六促”扩消费、“四增三强”稳外贸开展工作。
抓商圈促提升,出台《西安市商圈商业街区建设行动方案》,持续推进钟楼—大南门、小寨—大雁塔2个都会级商圈和10个城市级商圈、25个区域级商圈、150个社区级高品质便民商圈建设,打造10个夜经济聚集区,新增商业面积100万平方米以上。
抓节庆促人气,按照“有节造势、无节造节”思路,策划组织“乐享消费·嗨购西安”6大系列100场活动,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增长。
抓融合促转型,推进线上线下融合,鼓励创建智慧商圈、智慧商场、智慧门店;推进文商旅融合,打造沉浸体验式消费新场景、新IP;推进内外贸融合,促进国际国内市场高效联通。
抓餐饮促品牌,推进国际美食之都建设,鼓励老字号创新发展,打造特色餐饮聚集区,引进培育米其林、黑珍珠等级餐厅和特色美食餐饮,带动西安美食品牌化发展。
抓企业促活力,实施商贸企业“内培外引”工程,招引“首店、首发、首秀”,新增限上商贸企业500家。
抓政策促服务,落实重点企业“一对一”服务机制,研判商业发展新形势、新趋势,及时出台政策,为西安商业发展做好服务。
增总量,就是稳出口、扩进口,扶跨境、拓业态,持续做大外贸基本盘。
增主体,就是坚持“内培外引”相结合,承接东部沿海地区加工贸易转移,全年新增外贸市场主体400家。
增订单,就是开展外经贸企业出海抢订单行动,巩固传统市场,提升优势市场,拓展新兴市场。
增通道,就是推动空港陆港联动发展,织密“空中丝绸之路”航线网和长安号运输网,打造效率高、成本低、服务优的国际贸易通道。
强龙头,就是围绕外资、民营、国企分别扶持一批龙头外贸企业,强化带动作用。
强平台,就是建强自贸试验区、国家加工贸易产业园、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综试区等贸易平台,更好促进经贸交流合作。
强服务,就是坚持“市场有呼声、企业有需要、我们有行动”,强化沟通协调,提升服务效能,推动西安外贸高质量发展取得更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