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王起秀 记者 冯红林)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远处蔚蓝的天空下,涌动着金色的麦浪,金秋十月的长安区王莽街办刘秀村,秋收大幕正式拉开。田间地头到处一派繁忙景象,农户们有的挥动镰刀埋头收割,有的双手握紧稻谷用力甩打,有的麻利地将稻谷装进背篼……个个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近年来长安区政府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优势,大力恢复秦岭北麓生态水田,逐步扩大原种种植“桂花球米”规模,发展绿色经济,于山水之间寻觅新的出路,真正走出绿色发展新路。在大力保护秦岭北麓生态环境,加大水田基础设施投入的基础上,出台水田种植相关扶持政策,发展以种植“桂花球米”为基础的生态农业。
10月16日,在王莽街办刘秀村种植基地里,身穿红马甲的电力工作人员正对其用电设备、收割加工等设施进行隐患排查。为确保秋收用电无忧,该供电所24小时提供电力服务,切实为合作社及广大农户撑起坚实的“电力后盾”。
“今年天气好稻谷丰收,加工量大,有了优质的电力保障,我们心里很是踏实。”说起国网长安供电公司对村里种植户的支持,刘秀村负责人夏藩有道不尽的感激。
据悉,从大力修复秦岭北麓生态水田开始,近几年长安区持续在王莽、王曲等街道恢复种植水稻5000亩,再现水稻种植到收获农耕的田园景观,实现鳖、鱼、虾、稻共生的绿色种植。长安供电公司主动出击,加大村组走访力度,了解农户的用电需求,定制一对一用电方案,根据以往传统的人工收割被现代化机械作业替代,用电服务需求水平大幅提升情况。长安供电公司优化电力服务,畅通秋粮生产办电“绿色通道”推行粮食生产加工小微企业,“线上+线下”办电服务,为精准保障用电需求,该公司定期上门走访,对农业用电设备开展安全检查,广泛宣传安全用电知识。同时,充分运用无人机、红外测温等技术手段,不定期开展线路设备特巡,全心全意做好秋粮生产供电保障和优质服务,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刘秀村的农户肖师傅介绍道,从谷雨育秧到插秧间苗,前前后后五个月了,整个环节均未采用化肥农药等有害物质,极大地保留了水稻的原生口味与品质,如今村里500多亩水田已经进入收割阶段,在充足的电力保障下每亩地收成达到1500元左右。
稻穗金黄, 五谷满仓,“秋收百景图”中,一个个红色马甲身影,在田间地头宣传安全用电及防外力破坏知识,帮助指导农户做好电力设备检查,助力实现农户水稻“全归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