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记者 阮班慧)近日,经过心脏瓣膜病介入中心办公室预审、专家网络审理及现场核查,经心脏瓣膜病介入中心专家委员会执委会投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成功通过心脏瓣膜病介入中心认证,成为全国第二批次心脏瓣膜病介入中心认证单位。据悉,包括此次通过认证的11家单位,目前全国仅23家医院通过心脏瓣膜病介入中心认证。
此次获批标志交大一附院多学科综合诊治水平位于全国前列,是对医院近年来在瓣膜病诊治过程中取得成绩和进步的认可,有助于医院瓣膜病介入诊疗水平在新的平台上进一步发展,对于提高陕西省乃至整个西北地区瓣膜病的综合诊治能力有重要意义。
随着中国老龄化的加速进展,退行性的心脏瓣膜病变成为备受心血管学界重视的心脏疾病。近年来我国开展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手术的中心极速增加,TAVI手术例数逐年上升,快速推动瓣膜技术的发展。因此,规范操作流程,加大人才培训力度,开展瓣膜病中心建设成为迫切需求。启动瓣膜病中心建设,有助于推动瓣膜介入治疗的体系化和规范化,培养更多瓣膜介入人才。同时瓣膜中心的建立有利于多学科合作,共同决策心脏瓣膜病患者的治疗,最大程度提高心脏瓣膜病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心脏瓣膜病中心将通过建立培训基地、起草瓣膜介入相关学科的专业培训教材、广泛开展瓣膜学术论坛配合线上远程瓣膜学院建立全面的培训体系,通过制定统一标准,建立数据平台和质控平台等措施来提高我国瓣膜病诊治水平。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作为西北地区第二家开展TAVR手术的中心,自2016年以来已经完成超过300例TAVR手术,位居全国前列,为广大的瓣膜病患者应用微创的方式进行了瓣膜置换手术,并逐步开展了急诊TAVR、局麻+镇静TAVR等国内少数中心才能开展的高难度手术,在TAVR技术不断进步的同时,提高了全院多学科协作的综合诊治能力,也进一步提升了医院瓣膜病诊治水平。2021年,袁祖贻教授及韩克教授团队完成了西部地区第一例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手术(TEER),至今已完成34例,位居全国前10水平,使得很多外科手术高危的二尖瓣重度关闭不全患者解除了痛苦,显著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
瓣膜中心所针对的主要疾病是什么?
目前该院瓣膜中心常见的诊治病种包括: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二尖瓣狭窄、二尖瓣关闭不全、三尖瓣关闭不全等疾病。在我国,多项研究认为,风湿性心脏病仍是瓣膜病主因,随着我国整体医疗卫生条件的改观,新发的风湿性心脏病明显减少,目前多数是以前患病后仍健在的老年人,而年轻人已经很少。因此,老年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仍是瓣膜病防治过程中需重点关注的人群。同时,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退行性瓣膜病的发病率显著升高,越来越多的瓣膜病表现为退行性改变,该类患者常常合并多种心脑血管疾病及其他系统慢性病。
传统治疗方式为外科开胸瓣膜置换或者修复,具有创伤大、术后恢复慢、并发症概率高的不利因素,使得很多此类患者无法进行有效的治疗,死亡率明显增加,也显著限制了瓣膜病的诊治进展。随着心脏瓣膜病介入技术的发展,给那些无法耐受外科手术或外科手术高危的心脏瓣膜病患者带来了希望。
交大一附院在瓣膜疾病诊治方面的特长及创新
交大一附院瓣膜中心能够常规开展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包括经股动脉及经心尖途径)、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手术(TEER)、经导管二尖瓣置换手术(TMVR)、经导管二尖瓣球囊扩张成形术、经导管三尖瓣缘对缘修复手术,其中TAVR和TEER手术例数及水平均位于全国前列水平,其并发症和死亡率均保持极低水平,同时也是国内少数能够完成三尖瓣钳夹的中心。TAVR和TEER手术患者最大年龄分别为86岁和83岁,且多次完成ECMO辅助下的TAVR及TEER手术,该项技术已完全独立并成熟地应用于瓣膜介入手术,体现了医院瓣膜中心诊治水平,也为高龄和危重瓣膜病患者的诊治提供了微创的治疗手段。同时瓣膜中心也牵头并参与了多项国内瓣膜介入治疗的临床试验,积极入选试验对象,为瓣膜器械的更新与进步作出贡献,造福广大瓣膜病患者。2023年长安心血管病论坛,一附院举办了第一届西北瓣膜论坛,旨在推广瓣膜病诊治新技术,为推动西北地区心脏瓣膜介入治疗水平快速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