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主义教育既是思政课的一项重要教育主题,也是贯穿青少年一生的重大教育课题,各学段教育工作者应以系统思维,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全面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强化整体性。要坚持全面、联系、发展的观点,将大中小不同学段的爱国主义教育视为一个整体,前后衔接、相互贯通,整体规划、系统推进。各级各类学校要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办好、讲好思政课,将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融入各类学科和教材中,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和学校各类主题活动中。学校要针对各年龄段学生特点,确定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内容,采取丰富适宜的教学方式,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针对性、系统性和亲和力、感染力。
突出渐进性。要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做到循序渐进。小学阶段围绕思想启蒙与价值引导,通过故事讲述、活动游戏、研学参观,认识国旗、国歌、国徽等方式,激发学生的爱国之心。初中阶段围绕觉悟提高和品德塑造,通过阅读梳理、分析思考、参观考察等方式,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高中阶段围绕思想认同和精神升华,通过自主探究、表达分享、社会实践等方式,坚定学生的爱国信念。大学阶段围绕理论自信和行动自觉,通过经典研读、理论宣讲、学术研讨等方式,激发学生的爱国担当。
增强协同性。要与各类教育资源协同配合、形成合力。一是增强思政课程与学科课程的协同。深入挖掘各类课程教学内容中蕴含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发挥其育人功能,使其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二是善用“大思政课”,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积极挖掘社会实践资源,与各类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科技馆、文化馆、美术馆共建教学实践基地,拓展育人空间,形成协同育人格局。
西安外国语大学 贾超
西安市曲江第一中学 黄雨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