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西安市妇联在2024年全新推出“古都家话”工作品牌,积极发动各级妇联组织、妇联干部、妇联执委、三八红旗手等,在全市深入开展万名“娘家人”走基层送温暖活动,并在新春佳节来临之际,由各级妇联主席、执委、妇女代表等带头走基层、进家门、聊家话,话幸福、谋发展。
寒风料峭斜阳暖,秦岭人家起炊烟。远亲近邻乐陶陶,千门万户换新颜。
1月12日下午,虽是隆冬时节,刚刚步入腊月,真正意义上的春节还未到来,然而在冬日暖阳的映衬下,位于秦岭山下的西安市长安区五台街道西尧村,人来人往,欢声笑语,四下里充满了节日的喜庆味道,年,看来是真的要来了。
在西尧村家风家训公园里,中国妇女报社(全国妇联网络信息传播中心)西安融媒体合作平台联合西安市、长安区、五台街道和西尧村四级妇联共同开展的“古都家话”——万名“娘家人”新春走基层送温暖主题活动悄然拉开帷幕。现场没有仪式,只有一幅幅散发着淡淡墨香的大红福字和美好寓意的春联。应邀参加活动的书画家们挥毫泼墨,为乡亲们书写春联、福字和家风家训。三三两两的村民聚拢在一起商量春联的内容;几个萌宝宝挤到人群里伸手要上一张“福”字,欢心雀跃地跑到大人身边;看到几位老人热盼的眼神,摄影爱好者和记者们赶紧抢拍下他们一个个幸福的瞬间,活动现场热闹非凡。“我今天可是把像照美了!”一位叼着烟袋锅子的老人激动地逢人便说,满脸皱纹里全是幸福的喜悦。
“得益于妇联改革,我们基层妇联组织由过去的一个人变为一群人,目前,全西安市共有各级妇联执委4万余名,按照全国妇联和省妇联的安排部署,我们一定擦亮‘妇字号’招牌,要用好这支队伍,发挥好作用,结合当前主题教育活动目标要求,把困难群众‘时时放在心上’,创新开展‘古都家话’万名‘娘家人’走基层送温暖系列活动,用心用情走访慰问,了解妇女群众和广大家庭的思想动态和具体诉求,有针对性地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力求‘慰问一人、温暖一户、带动一片’,用实际行动绘就‘幸福西安’最温暖底色。”据西安市妇联党组书记、主席薛林莉介绍,按照全国妇联工作部署要求,充分发挥妇联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把党和政府及妇联组织对妇女儿童的关怀送到家中、落到实处,西安市妇联决定在2024年全新推出“古都家话”工作品牌,积极发动各级妇联组织、妇联干部、妇联执委、三八红旗手等,在全市深入开展万名娘家人走基层送温暖活动,并在新春佳节来临之际,由各级妇联主席、执委、妇女代表等带头走基层、进家门、聊家话,话幸福、谋发展,团结引领广大家庭和妇女群众积极投身中国式现代化的火热实践,为民族复兴贡献“家力量”“她智慧”。
山村的傍晚来得早了些,下午5点半左右,太阳已经躲到了山的那一边,农户家的烟囱已经升起袅袅炊烟。几位村民欣喜地拿着墨汁还未干透的春联向家走去。
“妇联组织的这次送温暖活动很接地气,今年老人就不用去街上买对联了,书法家现场手写的春联比印刷的有意义,贴到家里红红火火地迎接新春!”村民孙香萍一边走一边高兴地说。
俗话说进入腊月便是年。
“提前祝您老人家新年快乐,健康长寿,全家幸福!”薛林莉和十几名妇联执委分别来到村民王善民和赵平均家“走亲戚”。
村民赵平均今年75岁,一家六口,是一个幸福的四世同堂家庭。“娘家人”为两家孩子、老人送上了精心准备的慰问礼包、福字、家风家训等实用物品和慰问金,并祝他们新春快乐,身体健康。
村民王善民今年86岁,是西尧村老党员、原村支部书记,他一家七口四世同堂。来到他家时,他家正在包饺子,“娘家人”受邀走进他家厨房,揉面、擀皮,和女主人一起忙活起来。伴随着灶火里的柴火,厨房里热气腾腾,阵阵笑声不时从秦岭山下的农家小院内传来。
“我不是本村人,刚嫁过来时生活条件艰苦,村里环境也不好,现在西尧村大变样,感谢党的好政策,我们现在过得和城里比一点也不差。”赵平均老人的儿媳动情地说,“感谢妇联‘娘家人’,你们来做客,让我们全家人的心里很暖和。”
拉家常间隙,妇联邀请的摄影师已经将全家福照片装框送来了,接过这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新年礼物,王善民老人边端详边说:“一直都说照张全家福,没想到你们圆了我的梦,还照得这么好。”
“孩子快上学了吧?”“天然气今年能通上不?”“家里还有啥需要我们解决的?”暖心的问候,亲切的家常,实实在在走亲戚让老百姓感受到了“娘家人”的关怀和温暖。
“现在国家政策好,老百姓不缺吃喝,你们来家里转转,我们就很高兴!”
依依告别的时候,秦岭若隐若现,山村千家万户的灯光已经渐次亮了起来,虽然很小,但是很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