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平利县经开实验初级中学七一班 黄君浩
漫山银装素裹,大地披上了白衣。记忆中,这样的三九天,奶奶总会为我缝制一双御寒神器——棉鞋。那是一双小船似的,简约而不算美观的黑布棉鞋,尽管它很小,很轻,却几乎贯穿了我的整个童年。
上学之前,我一直住在老家的土房子里。每到冬天,土房专有的火坑总会燃起熊熊大火,一边炙烤着经久岁月的茶壶,一边温暖着卧在旁边猫冬的人儿。我家火坑旁边的木椅上,也总是坐着白发苍苍的奶奶。她凑在火边,借着一点点微弱的火光,细心地挑动手中的花针,在黑布上,一针一线地缝制着专属于我的独特的棉鞋。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逐渐长大,也到了上学的年纪,但每天早上,我总是怕冷赖在床上不愿意起来,还美其名曰“早起脚冷”。然而,却总有个无比疼爱我的奶奶相信了我的话,她总是把棉鞋带在火坑旁烤得暖暖和和的,哄我起床。不仅如此,她还怕我不喜欢棉鞋的样子,就在乌黑的斜面布上精心缝制着各式各样的花纹,针线在鞋面上纵横交错,增添了趣味和美观。于是,我上学的每一个冬日,都会穿上如此独特的棉鞋。更有趣的是,每到这时,总有同学夸我棉鞋好看。我也会自豪地告诉他们:“我奶奶做的,肯定好看呀!”那时的我乐在其中,开心的笑容永远挂在嘴角。
然而,童年总是快乐却又短暂,珍贵却又易逝。在2017年,因为父母工作原因,我们搬家了。我不得不辞别了老家的火坑和灶台,搬进了一个截然不同的新家。从那时起,我便很少去奶奶家了,也再没有穿上那双温暖的棉鞋。直到去年冬天,我又回到了那个熟悉的房子里,我又看到了奶奶,她依然坐在火坑旁,细心地缝制着棉鞋。“孙儿回来了!奶奶又为你缝了一双棉鞋,快来试试!”少时的我,并没有去留意奶奶眼底深处的喜悦激动。我急着展示我的突破,便急忙喊着“奶奶,先别管你的鞋子了,看这儿。”便献宝似的向她展示那双我专挑给她的棉鞋,皮面,厚底,有我喜欢的五彩斑斓的图案。再指指我的脚,一样的鲜艳,靓丽。奶奶笑着收下了那一双鞋,却什么也没说 。
又一年,冬。再次回到记忆中的老家,只是脚上没有了儿时的黑布棉鞋,火炉边也不见了奶奶的身影。恍惚之间,我瞥见柜子里排列着一双比一双整齐的棉鞋,而它们的大小却是越来越大,仿佛是一艘艘承载童年记忆的小船。我似乎突然间明白,那都是奶奶用深深的亲情所缝制的,是她浸泡在爱的海洋里,无怨无悔地付出的船只……
老师点评:小作者通过描写火炕燃起的炉火和奶奶缝制棉鞋的情景,生动地表达了童年时期的温馨和奶奶给他带来的温暖。文章真实感人,给人带来了温暖和感动。
指导老师:彭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