锣鼓喧天庆盛世,欢天喜地迎新春。2月13日,由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指导,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榆林市主办的全国秧歌展演活动在榆林古城拉开帷幕。来自9省(自治区)具有地方特色、民族风情的13支秧歌队,会同陕西各地及榆林市共35支秧歌队,历时12天在榆林古城上演了一场场精彩的视听盛宴。
榆林是今年全国“古城过大年”的四个古城之一,全国秧歌展演是“古城过大年”系列活动之一。作为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指导的“榆林古城过大年”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全国秧歌展演活动进一步提升了榆林的城市形象,擦亮了“陕北榆林过大年”的城市品牌,对于促进区域文化深度交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全国秧歌展演邀请了广东英歌舞、安徽花鼓灯、山西稷山高跷走兽、黑龙江满族花棍歌舞、内蒙古赤峰蒙古族秧歌、河北昌黎地秧歌、广东省舞龙舞狮等9个省(自治区)具有地方特色、民族风情的13支秧歌队,会同陕西省各地市8支秧歌队以及榆林市14支秧歌队,共35支秧歌队3000多名演员相聚榆林古城,轮番为全国人民奉献一场场精彩民俗文化表演。
据全国秧歌展演活动总导演张胜宝介绍,榆林是国家级陕北文化生态保护区,自2月13日以来,一支支具有各自特色的秧歌队伍在榆林古城“展示比艺”,让丰富多彩的秧歌文化迸发出独特魅力。同时,每次演出结束后,各家秧歌队还会进行交流学习。“这不仅是表演切磋,更是秧歌文化的学习和交融。原来大家看秧歌看的是热闹,现在大家看的是文化。”张胜宝表示,此次秧歌展演不仅让群众感受到浓浓的年味,更让群众在非遗文化中提升了幸福感、自豪感,增强了文化自信。
作为一场持续时间久、队伍众多的全国秧歌展演,也吸引了众多外地秧歌爱好者前来榆林古城观摩学习。来自西安的陈女士告诉记者,她是一名秧歌爱好者,在西安和邻居朋友组了一支近20人的秧歌队伍。“我看了两天的秧歌展演了,很震撼,每个地方的特色都不一样,横山的腰鼓太有气势了,让人热血沸腾。盘锦上口子高跷秧歌融合了杂技、喜剧,看得非常过瘾。我拍了很多视频,回去后会给我的伙伴们分享借鉴。”(记者 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