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重点新闻网站  三秦都市报官网

一座百年老矿

一座百年老矿

2024-02-27 17:53:36
分享到:

陕西省白水县有一座百年老矿,白水煤矿。该矿现归属于陕煤集团蒲白矿业公司,当时是该公司的主力矿井,这座有着百年历史的老矿井,汇聚了几代人的辛勤汗水,也为陕煤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座矿井伴我上学,成长,工作,结婚生子,我也见证着这座百年老矿的发展与兴衰。

80年代初,刚从农村转到白水煤矿上小学,离开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村,来到了心目中所谓的大城市,可眼前这一座座乌黑的井架,笼罩在飞扬的煤尘中,溜子卡塔卡塔的轰鸣声响彻整个矿区。一排排坐落在矿区一角的职工宿舍,在煤尘中显得那么渺小,暗淡无光。来自五湖四海的煤矿工人喝酒,打牌,睡大觉,侃大山,以此方式排遣着工作之余的寂寞。拉煤车不分昼夜的转运,大街上洒落的煤灰,厚的使人无处下脚,遇到沙尘暴时,在狂风的助力下,会把你变成灰头灰脸的兵马俑。下雨天经过车轮碾压,泥水飞溅,泥泞的道路会让你举步维艰。最崩溃的是去大澡堂洗澡,刚洗的干干净净的脸,被一群刚升井的工人,伸出脏兮兮的大手在脸上一阵乱抓,气得我经常哇哇大哭。

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祖国大地,中国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党和国家为了改善煤矿人的居住环境,大力兴建福利房和改善职工工作环境。一座座住宅楼拔地而起,具备分房资格的干部职工告别黑暗潮湿的职工宿舍,住上了宽敞明亮、卫生的单元楼,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单身职工也搬进了夏天有电扇,冬天有暖气的单身公寓。经过改造的洗澡堂,安装了淋雨头,设立了更衣室,存衣柜。干净卫生的职工餐厅水饺、炒菜、菜卷、米饭、炸酱面等美食种样繁多,单身职工只需要手捏饭票,夹上不易碎的洋瓷碗就可以在窗口选择可口的饭菜。平坦整洁的街道旁竖立起一排排门面房,服装店,理发店,小吃店,小卖部、照相馆等店面一应俱全。街道上卖烤红薯的,卖甘蔗的,卖桔子的,卖气球的,叫卖声,吆喝声,嬉笑声,彼此起伏,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店内人头攒动,店外热闹非凡。篮球场,电影院,活动中心等一些配套娱乐设施也应运而生。穿着喇叭裤,手提录音机,甩动着长发,三五成群空地上扭动着屁股的小青年少了。喝酒,打牌,打架闹事的现象少了,业余生活丰富了,矿区治安得到了改善。我们家也搬离头顶老鼠跑,脚下尘飞扬的职工宿舍,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楼房。那时候最惬意的事就是坐在阳台上晒着太阳,看着楼下经过的同学,挥着炫耀的小手,脸上露着幸福的笑容。干净卫生的环境,扭转了我心中白水煤矿中脏,乱,差的形象。

白水煤矿的迅速发展和变化不止如此。经过几年的发展,白水煤矿走向巅峰的时刻是90年代。当兵四年的我背着行囊,回到白水煤矿这个让我熟悉的地方,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高大的选煤楼矗立在井口,一条延伸至选煤楼下的铁路上,火车皮像长龙一样爬在上面,内燃机拉着刺耳的汽笛,在车轮敲击铁轨的悦耳声中满载而去。这个设计能力年产50万吨的矿井,先后经过几次扩建,在90年代中期年生产能力达到105万吨,年生产能力直接翻了一番,在白水煤矿领导撸起袖子加油干号召下,干部职工上下齐心的努力下,区队与区队之间,干部与职工之间掀起了一股比安全,比产量的热潮。1995年白水煤矿的年产量创下了建局以来历史新高,先后被省煤炭厅,蒲白矿务局评为先进单位,部分区队干部被评为省劳模或者全国劳模,自此白水煤矿的发展走向了巅峰。

随着时间的推移,开采成本越来越高,白水煤矿失去了往日的辉煌,像一个年迈的老人,步履蹒跚,失去生机。2016年,企业效益下滑,陕煤集团推进结构性改革、抓好去产能任务的决策部署和推动煤炭企业实现脱困发展的总体要求,让白水煤矿这座已完成历史使命的百年老矿退出历史舞台。白水煤矿的关闭,让曾经车水马龙的街道变得那么寂静,人头攒动的菜市场,显得那么冷清。

经过将近十年的过渡,陕煤集团和蒲白矿业公司领导的支持下,在陕煤实业公司的管理下,这座百年老矿再一次展现出春意盎然的景象。焕然一新家属区,绚丽多彩的景观灯,干净卫生的天然气,明亮的太阳能路灯,入户的可视门铃,温暖舒适的暖气,热闹非凡的运动广场,羽毛球场,街心花园,社区志愿者队伍上门服务等一系列惠民政策,吸引了周边村民。街上的小商小贩又多了起来,烤肉摊,饭店,菜市场又红火了起来。社区居民感受到了党的温暖,找到了家的感觉。白水煤矿这个渭北老矿像重获生机的婴儿,逐渐发出璀璨的光芒。(刘军峰)

(编辑:李元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