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高速高质量发展的今天,如何运用好新课标这根指挥棒,在今天显得尤为重要。以大单元主题为框架,贯彻并落实核心素养进行学科渗透,进行系统化、主题化、情景化的教学,已经是当前教育的必经之路,如何运用好这些教学手段,从上位目标到中位目标至核心素养的落地,需要教师在每一步教学过程中渗透核心素养,让学生不仅学习相关学科知识,还能学会做人、做事的正确方法与方式。
每一个学科都有独特的育人功能和价值,在学科教学中如果能够渗透相关的育人方式,让学生举一反三、教学与育人一体化,不仅可以让学生快速成长,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真正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好少年,教师就可以快速推进教育强国的方针,实现每个老师的教育梦,教育理想,让教育工作者能够更有成就、更有价值。根据2022义务阶段课程实施方案中描述,需要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这些目标不仅仅是学科知识能够达到的,更重要的是教师的引导、教师的渗透、教师的育人方针、教师的教育理念与智慧不断渗透、不断指引才能达到的。
新课程标准的融合与实施
在新课程标准落地实施的同时,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方针、新的核心素养在新学期如火如荼的开始了,为了不断落实新的教学、育人的素养,教师必须有高思想、高站位、高科研能力才能不断的强化学科素养、教学方法、教育理念、才能深刻领悟课标中的育人方针,让素养渗透于学科之中,不仅仅让学生掌握一门学科,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习雁塔一中的学科理念,比如音乐学科中的核心素养为“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这四项,教师要先从审美感知出发,让学生理解辨别音乐的形象,学会针砭感受音乐之美,提高对音乐的审美观。这就是审美感知的落地与实施,或者换句话说这就是审美感知的背后的核心素养渗透。
在音乐核心素养中还有艺术表现的素养,那么如何落实艺术表现呢,核心素养是环环相扣的,从审美的感知到艺术的表现,从理论到实践是有巨大的鸿沟,理论必须结合与实践,实践必须有理论的支撑,两者相辅相成,成形双轮驱动。
在审美感知、艺术表现之后,创意实践素养可谓是重中之重,在理论、实践之后让学生产生创意并进行自我加工,这个过程可谓是更上一层楼,创意实践有着自我独立思考的实践过程,更加注重学生在情景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目的就是把实践创意化,独特化,个性化。
最后一个核心素养是文化理解,是对所演绎的作品,进行高维分析,分析此作品的文化,理解此作品的文化,这个素养最难。之所以难的原因就是把前三者从感知-实践-创意拉到一个新的高度,做到文化共通,文化包容,相互学习,共同促进提高的作用,所以核心素养背后的作用意义巨大,学科就承载着更重要的功能了,不仅仅是学科的教学属性,更重要的是学科的育人属性,甚至是学科的强大文化属性,这样就需要任课教师的专业性、广泛性、智慧性。做到学科育人、学科渗透、学科思政。
通过大单元到核心素养的渗透
大单元是一个知识的大集合,小汇总,在学习时不同单元有不断的素养,不同单元有不同的承载目标,素养目标在单元中渗透,这样的学习既有独立的目标,又有统一的整体规划,这样就可以做到在单元中渗透核心素养,把核心素养更好的落实在单元目标中,并加以运用。
当一名智慧型教师,落实核心素养
在如今的教育变革的今天,智慧型教师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更好的理解新课标、大单元教学、核心素养取决于教师的智慧,在实践教学中,对教学理念参透,有自我理解、自我加工的教师,自然就可以在新教学体系下胜出,更好落实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但仅有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深思-理解-运用。才能更好的落实新课标,更好的落实教学,更好的教好学生。(作者:西安市雁塔区第一中学教师 刘华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