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记者 张翌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陕西监管局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深入实施“新机构新作风新建树新形象”工程为引领,推动辖内股份制银行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不断提升数字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
不断优化数字金融产品和服务
该局充分调动辖内股份制银行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优化数字金融产品和服务,做好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金融支持,增强数字赋能成效。
光大银行西安分行推出“财政云”系统,助力省财政厅实现“资金跟着项目走”,该系统支撑全省148个财政区划、2.8万余家预算单位、9万多个用户使用,日均在线用户数超9千户,累计支付资金超数千亿元。兴业银行西安分行加强数字化运用,为重点行业领域搭建场景生态平台,逐步形成G(政府)B(企业)C(零售)端业务联动发展新格局。截至2023年末,该行累计落地场景生态项目102个。浦发银行西安分行以“金融+非金融”组合模式赋能客户,面向汽车、零售、连锁等行业,在统一收款与对账、资金监管、账户管理、SAAS服务等领域构建行业解决方案,助力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变革。招商银行西安分行以财资管理云、薪福通、发票云、销售云等产品助力产业数字化。截至2023年末,“薪福通”累计服务企业超90万家,发票云客户数达2.62万户、同比增长99.62%,财资管理云客户数8703户、同比增长84.62%,云直联服务客户4516户、同比增长33.45%。平安银行西安分行升级“平安数字财资管理云平台”(STAR),为客户提供包括跨行支付结算、多账户资金管理、跨行票据管理、经营分析及预测、跨境资金管理在内的一体化方案,并针对不同客群和场景提供专属的差异化服务。中信银行西安分行试点落地总行研发的智能司库,截至2023年末,已为省内23家集团客户提供司库服务,支持企业提升金融资源管理能力,防范资金风险,降低资金成本。
不断提升“数字信用”增信功能
该局指导辖内股份制银行通过搭建数字供应链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创新融资模式,有效解决银企信息不对称痛点,以“数字信用”补充抵质押信用,为处于产业链上下游的中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
招商银行西安分行发挥供应链业务“全行服务一家”及产品线上化优势,持续赋能各行业头部企业产业链,帮助链上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题。截至2023年末,以该模式累计推动122个“全行服务一家”项目,为其中的680家企业提供融资支持107.5亿元。平安银行西安分行持续优化升级供应链金融平台,为核心企业及其上游中小微客群提供线上供应链金融平台业务,实现供应链业务的智能化、数字化经营。截至2023年末,通过供应链平台为供应商提供融资21.63亿元。民生银行西安分行全力打造“民生E链”供应链金融综合服务平台,依托供应链产业链交易数据、场景数据和关系图谱,打造大数据风控模型和智能决策体系,满足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截至2023年末,该行“民生E链”系列产品融资余额12.98亿元,同比增长224.5%。中信银行西安分行深化产业链金融服务,创新实现1+N反向保理线上化功能,核心企业和供应商均实现线上操作。截至2023年末,融资发生额36亿元,核心企业授信18个,覆盖906个供应链企业。光大银行西安分行在原有1+N保理的基础上推出1+N(e付通)模式,该模式无需再给供应商进行授信审批,直接占用核心企业授信额度为供应商提供保理融资,最快可做到当天放款、甚至1小时放款。截至2023年末,有余额核心企业35个,全年新增核心企业7个,引入供应商客户447个、新增304个,业务发生额17亿元、较去年增长7.16亿。
不断提高金融服务的普惠性和可获得性
该局引导辖内股份制银行建立综合化数字普惠金融体系,助力普惠金融增量扩面,切实提升科创金融服务效能。
兴业银行西安分行创新“技术流”评价体系和应用模式,在客户准入、授信流程、授权管理、授信政策、存续期管理、考核评价、责任认定等方面实行与“资金流”授信管控模式差异化的管理措施,丰富科创金融全生命周期产品。截至2023年末,该行累计通过技术流审批模式审批企业授信超180户、实现贷款投放超40亿元。中信银行西安分行推出“积分卡审批”模式,通过对客户的技术水平、股东背景、行业地位、专利获取等科创指标进行线上量化打分,创新客户评价体系和授信机制。截至2023年末,该行通过积分卡审批模式已服务客户超70家,授信额度超10亿元。光大银行西安分行构建“商行+投行+私行”的科技型企业综合金融服务新模式,推出“专精特新企业贷”“阳光e税贷”等线上化自动审批产品,切实提升科技型企业金融服务能力与质效。截至2023年末,该行金融支持科技型企业29.42亿元。
不断增强服务绿色金融能力
该局引导辖内股份制银行积极应用数字技术,对ESG信息进行高效采集、处理和分析,提供针对性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助力“双碳”目标落地。
兴业银行西安分行积极响应国家新能源发展战略,专门开发分布式光伏线上融资服务平台,切实解决总投较小、企业优质的分布式光伏项目审批手续复杂、流程长的痛点,截至2023年末,该行落地分布式线上光伏项目贷款7635万元。浦发银行西安分行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业务模式,打造绿色金融“六大领域,六+N服务体系”,有效整合传统信贷产品以及并购、债券、股权、撮合、供应链融资等多种金融工具,打造立体式、全流程绿色金融服务。截至2023年末,该行绿色信贷余额162.2亿元,同比增长34%。平安银行西安分行与陕西省光伏核心企业合作开展户用光伏数字融资项目,该项目实现全流程线上化,各地农户线上申请、放款。截至2023年末,该项目已为全国19个省级区域的660位农户提供服务,累计放款9602万元。
不断融合跨境金融数字化发展
该局引导辖内股份制银行积极推出跨境结算、交易和贸易融资等跨境业务数字化产品,推动跨境金融与数字金融融合发展,不断优化金融服务。
招商银行西安分行大幅提升跨境金融业务的线上化率,通过产品功能迭代优化,推出跨境结算、交易和贸易融资全场景线上化服务。截至2023年末,该行企业跨境线上收付汇21651笔,同比增长79.13%。民生银行西安分行继续推动跨境业务线上化便利化服务,通过“单一窗口”、网银、手机银行实现跨境支付,面向省内中小型外贸客户推出纯信用自动授信“民生快贷-关税保函”。截至2023年末,通过线上办理跨境收支的客户总数为24户,跨境收付1.71亿美元。浙商银行西安分行推出基于外汇局出口收汇数据的出口数据贷,不断扩延“池化”及“链式”场景应用,推出FT客户资产池功能,不断提升本外币、内外贸、境内外一体的国际业务流动性服务支持度。截至2023年末,该行为23户企业办理贸易融资1.6亿美元。
下一步,陕西监管局将指导辖内股份制银行不断加大资源要素投入,实现经营管理和服务变革,持续增强数字金融服务质效,做好数字金融大文章,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