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重点新闻网站  三秦都市报官网

杨卫斌和他的杆秤世界

杨卫斌和他的杆秤世界

三秦都市报 2024-07-15 09:24:22
分享到:

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记者 阮班慧 实习生 赖佳乐)木杆秤,这个看似简单的工具,却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与公平的坚守。

杨卫斌手中的每一杆秤,都需要经过严格的选料、制坯、刨圆、套铜套、配砣、装钩、装提纽、挂秤盘、校秤、木杆刻度、钻秤花、定秤星、打磨、校正等几十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容不得半点马虎。

7月11日,记者走进鄠邑区秦渡街道秦南村杨卫斌的工作室。工作室里,摆满了各种型号的秤。杨卫斌就是在这样一个杆秤的世界里,实现了从“斤斤计较”到“称心如意”的蜕变。

杨卫斌正在对刚刚制成的一杆大秤进行最后的打磨、校秤。这杆大秤做工精良、光滑锃亮,上面除了镶着点点秤星外,用铜丝镶嵌二十四节气的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的字样尤为抢眼,杆秤的背面还镶有吉祥如意的字样。

见记者进来,杨卫斌停下手里的活说:“秤星不仅是刻度,更是良心的体现。我家从清朝光绪年间就开始做秤,原来秦镇集市上用的秤,大部分都是我们家的秤。我家的木杆秤,最大的能称400斤,最小的可以称到克。从称粮食到称药材,我家每杆秤都非常精准。”

1992年初中毕业后,杨卫斌便开始跟着父亲学习制秤,经过32年沉淀和钻研,如今他已制作木杆秤近万杆。 在杨卫斌的坚守下,木杆秤制作技艺2011年6月入选陕西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并命名杨卫斌为杨氏木杆秤制作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编辑:吕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