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秦闻讯(记者 马佩佩)7月19日上午10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21级风景园林专业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师生走进西安市新城区幸福中路街道黄河九街坊社区,参与以“儿童友好视角下空间提升与儿童参与社会治理行动机制建立”为主题的社区活动。众多儿童、学生、社区居民及家长参加。活动旨在深化社会各界对儿童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重视,并通过高校与社区街道办的联合,从儿童友好的角度出发,探索和优化社区空间布局,同时构建儿童参与社会治理的行动机制,促进儿童全面发展与社会和谐进步。
活动聚焦儿童友好街区社会氛围的营造,重点关注儿童安全出行改善、学校周边道路空间优化、儿童主要活动场所的拓展以及儿童参与社会等五大主题。在随后的“圆桌派”讨论中,与会者就这些议题展开了深入的交流。
部分家长从成人的角度出发,强调儿童上下学交通安全的重要性,特别关注独立通行和路段停留的需求,并呼吁建立儿童安全保障措施,如法规和管理制度的完善,以及公众意识的提升。同时,也提出了大人们行为对孩子们示范效应的影响,呼吁成人和监护者树立正确的交通法规意识,为孩子树立良好榜样。
现场专家指出,儿童友好不仅仅关注儿童自身的需求,还应考虑儿童家庭成员乃至跨代长辈的儿童教育需求,并提出通过通学道路空间增进儿童友情、促进交流的建议。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指导教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师、苍耳社区营造发展中心负责人杨光炤强调,通学路径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可以成为孩子们建立友谊、沟通伙伴的良好场所。
孩子们在讨论中表达了对放学路上“沿途风景”的喜爱,认为这可以减轻学习压力、保持身心健康,并提倡通过参与式共建方式增设国学名言警句等内容,以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安全意识。同时,也倡导绿色出行,减少私家车接送,避免交通拥堵。
政府和学校已尝试错峰出行策略以缓解人流高峰时段的压力,但仍需进一步完善。与会者探讨了如何通过建立有效的信息反馈机制,将市民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映给政府相关部门,以促使政府部门采取针对性措施解决民生问题。在学校层面,学生们通过“红领巾小提案”活动观察并反馈问题;在社区层面,则利用现有资源推动居民与小朋友间的交流和议题讨论。
此次活动不仅为儿童提供了一个更好的成长环境,也通过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方式倾听儿童声音、创造公众参与机会与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