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编织着岁月的锦绣,历史铭刻着时代的华章。
2009年7月29日,在陕西省委、省政府主导下,经中国银监会批准,陕西首家省级法人股份制商业银行——长安银行在千年古都西安成立了。
开业以来,在陕西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政府主管部门、金融监管机构的关怀指导下,在股东单位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长安银行坚守“长守初心、安行致远”使命,践行“诚信、稳健,创新、奋进”价值观,以着力打造“特色银行、智慧银行、责任银行”为愿景,一路锐意进取、追赶超越,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跨越式发展。2010年末,提前一年半完成“三年再造一个长安银行”的目标;2013年、2017年、2020年、2022年资产规模相继突破1000亿元、2000亿元、3000亿元、4000亿元大关,2023年突破5000亿元,位居西北地区城商行首位!
十五年向光而行,长安银行走过了栉风沐雨的创业之路,走出了玉汝于成的成势之路。一代又一代长行人立足本土、专注主业、服务实体、助力民生,着眼发展锲而不舍,致力创新奋发向上。
十五年间,长安银行“让政府放心、客户信赖、股东受益、员工满意”的责任信念从未改变。在发展的浪潮中,长安银行坚持以诚信为本,以创新为要,不断在各个业务领域抓重点、破难点、创亮点,朝着打造万亿银行,服务金融强国建设的目标稳步前进。
十五年间,长安银行坚持扎根三秦大地,一脉相承服务实体的初心坚守从未改变。在行业的变革中,长安银行坚持用“踏平坎坷”的决心和“枝叶关情”的热忱,坚守宗旨、找准定位,倾力服务陕西发展,不断彰显国有金融企业的政治担当。
十五年间,长安银行牢记“国之大者”,矢志金融报国的初心从未改变。在时代的变革中,长安银行坚守“金融为民”本色,坚持把自身发展融入到全国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之中,锚定群众和金融消费者的急难愁盼问题,切实做到中央、省上有部署,长行见行动。
长安银行新办公大楼
十五载擎旗奋进
党建引领风帆正劲
十五年来,长安银行酌水知源、固本培元,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凝心铸魂的强基之路。
始终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长安银行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确保改革发展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助力建设金融强国。
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国企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精神,系统推进党建赋能“四个一”工程,深入推动“五味五平台”党支部建设,率先将党的领导写入公司章程、嵌入公司治理、融入公司管理,全行党建引领、赋能发展的局面不断拓展深化,汇聚起上下齐心、团结拼搏、奋发有为的强大合力。
长安银行“大党建、一盘棋”工作格局逐步形成,“融”党建品牌日益鲜亮,党建系统不断完善,党建工作争先进位,党组织建设更加规范,党员队伍日益壮大,党内巡察深入开展,廉洁文化深入人心,切实做到业务发展到哪里,党建工作就延伸到哪里,党的领导已经成为长安银行坚不可摧的“根”和“魂”。
长安银行2024年党建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现场
十五载革故鼎新
治理体系日益完善
十五年来,长安银行强化管理、规范履职,走出了一条更高质量、更高标准的治理之路。
全面提升公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先后7次修订《公司章程》,累计梳理制定规章制度854项,“三会一层”履职更加规范,组织架构和治理机制趋于完备,内控审计系统日益健全。
2015年、2016年、2022年先后三次增资扩股,注册资本金从开业初的30亿元增加至75.77亿元,资本实力得到不断补充,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不断激发,为壮大地方金融力量筑牢根基。
发起并控股设立省内第一家消费金融公司——陕西长银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在省内外设立4家村镇银行,理财子公司初具雏形,国际业务崭露头角,银行间市场债务融资独立主承销商资格成功晋级,全系统体系不断健全,集团各项战略协同发展,综合金融服务能力持续提升。
长安银行主要业务指标增长情况
十五载蹄疾步稳
综合实力拾级而上
十五年来,长安银行砥砺奋进、勇毅前行,走出了一条守正创新、因势而变的创效之路。
成立以来,长安银行主要业务指标以年均近30%的速度增长,存、贷款市场份额持续稳步提升,跻身全省金融机构第一梯队,成长为陕西金融版图中举足轻重的一支力量。截至2024年6月末,集团资产总额达5479亿元,是开业时的31倍。各项存款4292亿元,是开业时的32倍。各项贷款2855亿元,是开业时的45倍。缴纳税金130亿元,资本回报率、税收贡献度、理财收益等指标位列同业前列,实现了规模、质量、效益全面协调发展。
在持续满足民生福祉的金融需求中,推出了一批三秦百姓耳熟能详、喜闻乐见的金融产品。十五年来,长安银行坚持数智赋能战略,“微道+”平台、手机银行6.0、财富管理平台等应用系统接续投产上线,着力打造“长安U+”公司金融、“长安V+”小微金融、“长安C+”个人金融、“长安E+”数字金融四大品牌谱系,涵盖160余种业务产品,形成了“线上+线下”“负债+资产”“信贷+投行”的特色产品体系,持续为客户提供全方位、全流程、一站式的综合金融服务。
长安银行大力拓展服务渠道、下沉营业机构,形成了实体网点与自助银行、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惠农支付点相互补充、共享互通的发展格局,服务能力持续提升。网点从开业之初的67家,发展到如今覆盖全省10个地市、76个县域共259家。员工队伍从1000余人增加至近5000人。十五年网点数量翻了近两番,人员队伍扩大了4倍。
十五载初心如磐
扎根三秦服务发展
十五年来,长安银行聚焦实体、耕耘不辍,走出了一条客户至上、追求卓越的发展之路。
作为地方银行,长安银行牢记职责使命,紧紧围绕全省重大决策部署,扎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带头支持西咸新区、延安新区、西部科技创新港、陕南移民搬迁等全省重点项目,在金融支持秦创原建设、四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和重点产业链、乡村振兴等方面,走在了全省金融机构前列。
长安银行先后与9个地市、10余家厅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逐年深化银政、银校、银医合作,“朋友圈”越来越广,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力越来越强。率先出台金融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支持铜川市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12条举措、支持延安建设全国苹果高质量发展先行区13条意见,陕西地方债持有规模不断突破历年最高水平,为地方发展提供了坚实金融支撑。
为全省40条重点产业链、615户企业提供融资支持184亿元,助力加快我省产业升级转型步伐。累计为6.3万户公司、机构客户和全省重点项目提供融资超7000亿元;民营企业贷款余额突破1000亿元大关;为14.2万户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806亿元,赢得社会各界广泛赞誉。多次荣获省政府“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先进单位”,在省财政厅经营业绩考核中多次被评为A级企业,小微金融部被中国金融工会授予“全国金融先锋号”。
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推进会现场
十五载矢志不渝
扛稳责任勇担使命
十五年来,长安银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走出了一条心怀家国、反哺社会的担当之路。
长安银行在服务地方经济、打赢脱贫攻坚战和支持乡村振兴中践行责任担当;在抗震救灾、抗击疫情和扶贫帮困中传递长行大爱;在推动优质文明服务、打造智能网点、深耕普惠金融等方面擦亮品牌形象;在每一处需要温暖与光亮的地方,在每一次需要支持与帮助的时刻,都有一抹亮丽的“长安红”。
长安银行始终坚守普惠金融初心,争当全省普惠金融服务排头兵。在全省72个革命老区贷款余额793亿元,26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贷款余额148亿元,助力谱写陕西乡村振兴新篇章。为服务陕西城乡居民,开设1669家农村普惠金融支付服务点,打通金融服务农村“最后一公里”。
主动扛起国企社会责任,成立陕西省直单位首家关工委组织,在全省十地市举办《唱支山歌给党听》青少年“全家总动员”主题展演活动。
承担乡村振兴驻村帮扶点34个,派出驻村干部52人,累计投入1000余万元,被省委、省政府授予“陕西省乡村振兴工作先进集体”称号。长安银行的地方认可度、品牌美誉度、社会知名度不断提升,一系列社会公益活动得到了“学习强国”、陕西日报、省广播电视台等主流媒体的宣传报道,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十五载慎终如始
守牢底线行稳致远
十五年来,长安银行坚持防微杜渐、防治并举,走出了一条风控严密、审慎合规的稳健之路。
长安银行切实扛起金融风险防控的政治责任,始终坚持把风险防控与合规管理作为稳健经营的“承重墙”、创新发展的“加固板”,着力打造“内控有力、风险可控、合规自觉、经营健康”的良好局面。
长安银行持续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强化“三道防线”分工协同,促进“人防+技防”相结合,加强专职授信审批人队伍建设,持续推进风险管理数字化转型,上线新一代信贷管理系统,统筹推进大额风险暴露系统、智能风控系统、风险资产管理系统、投资业务风险监测平台的建设工作,不断提升风险管理的数字化水平,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
长安银行坚决守住合规管理红线,深入开展合规银行建设,坚持把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贯穿经营始终,主动把合规管理融入各项工作全过程。通过开展“内控合规建设年”“案防制度执行年”等系列活动,不断加强合规文化建设。优化问责制度体系建设,责任追究机制更加成熟。推动内控、合规、操作风险、案件防控及法律事务管理“五位一体”风险防控体系与信息系统建设,为合规经营提供有力支持,持续筑牢稳健发展根基。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曾经的挑战和困难,都是砥砺前行的考验和磨砺,过往的成绩与荣耀,都是重新出发的底气和动力。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长安银行将与三秦百姓一道奔赴山海、踏浪逐梦,坚持不懈为谱写陕西新篇、争做西部示范贡献更大金融力量! (长安银行供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