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记者 夏明勤 通讯员 王瑶瑶)7月5日至19日,西安美术学院远“旬”逐梦,“邑”路同行志愿服务队来到咸阳市旬邑县,围绕“多彩墙绘、红色教育、美育课堂、非遗体验、实地考察、包装设计”等方面开展了为期十五天的“七彩假期”实践活动。
以“墙绘”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为了宣传当地文化特色,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志愿者们分别在太村镇的唐家村、张家村、刘家村设计并打造了七面结合旬邑特色、融合国潮文化的一系列墙绘,约560平方米。其中最具特色的是剪花娘子和国潮醒狮,吸引了许多乡亲们前来观赏和打卡。
墙绘剪花娘子
墙绘国潮醒狮
以专业技能赋能乡村产业发展
团队成员为旬邑县太村镇张家村的玉顺成油坊设计了一批具有本地特色的农产品包装,包含了紫苏籽油和挂面等。设计成果得到了当地党政领导的一致好评,紫苏籽油包装即将投入使用。包装设计既可以提高产品知名度,也可以对地方特色进行宣传,助力乡村产业发展。
张家村紫苏籽油的包装设计
以美育促进乡村教育振兴
志愿服务队在太村镇文家村完全小学、童心港湾,开展了团中央2024年七彩假期志愿服务活动,团队结合旬邑县红色文化、非遗资源开展教育活动。志愿者们绘声绘色地为孩子们讲述了旬邑的历史故事,并以此为主题开展了主题创作课程,激发了大家的爱国情感。志愿者们还进行了生态文明的绘画创作、安全问题的培训、传统体育八段锦的体验、结合旬邑剪纸和纹样进行了绘画创作、普通话的纠正、传统国画的宣讲和手工陶罐捏制等课程提升了孩子们的艺术素养,充实了他们的假期生活,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响应了党对关爱留守儿童的号召。
红色思想宣传教育
生态文明的绘画创作
传统体育八段锦的体验
手工陶罐捏制
此外,志愿者们组织当地村民、游客体验传统非遗漆扇的制作,大家都热情高涨,高度关注并积极参与,引导他们走进了中华文化的世界,感受着非遗艺术之美。
传统非遗漆扇的体验
通过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们用实际行动表达了对留守儿童的关爱,为乡村发展文化、经济、教育振兴贡献了一份力量。让自己的专业技能在基层发挥作用,让艺术之花在乡村绽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