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季度,陕钢集团龙钢公司轧钢工序深推精益管理理念,对设备运行过程和生产工艺管控进行深入剖析分解,深挖潜能、降本增效,全面提升生产经营质效。
输入辊道改变频,节能降耗显成效。
该工序棒一直轧钢坯输送辊道在正常生产期间,辊道按照设定速度持续转动。点检员在点检过程中经仔细观察、精心测算,发现每支钢坯的输送间隙在30秒左右,而钢坯通过时间仅为10秒,输送辊道存在一半以上空转状态,无形中造成能源浪费。为解决这一问题,该工序组织技术人员对棒一直轧辊道进行变频改造,同时增加高低速自动切换功能。当钢坯通过时,辊道频率自动上升,确保高效输送,在间隙期间,频率自动降低,实现节能运行。改造后,经过现场测量对比,辊道节电率达到了30%,大幅降低生产费用。
冷却水管精改造,提升质量保稳定。
该工序棒材三线主要进行小规格切分轧制,由于各切分线负差的差异大,直接影响生产效率。该工序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对标分析,结合多次现场试验,发现主要是轧辊孔型冷却不均导致磨损不均造成的。为彻底解决这一难题,他们成立技术攻关小组,通过蹲点观察、精心测量、反复试验,对φ16规格冷却水管和K3/K4轧槽冷却水管进行精心改造,增加中间冷却水管水量,并巧妙调整水管喷嘴角度,成功改善了轧辊孔型冷却效果。改造后,对孔型样板反复比对,发现φ16规格线负差较之前降低至15cm,显著提升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精益管理提水质,高效生产有保障。
为进一步提升水质,提高钢材表面质量,该工序将原先由作业区水泵班组负责的抓泥工作调整为独立人员专项负责,各线作业长牵头实施,明确责任分工,强化责任落实,形成高效协同的工作机制。同时进一步细化作业流程,制定旋流井抓渣频次、平流池生产过程抓泥管控、各水池清泥周期、污泥周转外部协作等管控要求,定期检测、深入分析水质指标,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促使水质指标提升20%以上,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增强了设备运行的可靠性,为生产稳定、质量提升提供了有力保障。(李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