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记者 张彦刚 实习生 吴琼)近日,科技部、中央宣传部、中国科协发布了《关于表彰全国科普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的决定》,对2020年以来在科普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被授予“全国科普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也是西北工业大学首次入选。
近年来,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在坚持聚焦国家战略需求、铸国之重器的同时,立足于社会服务,发挥航空特色科研优势,秉承科技创新、科学普及两翼齐飞的理念,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广泛普及航空知识,坚持航空科普进少数民族、进革命老区、进边疆,不断推动航空科普事业健康、可持续、多元化发展。
据了解,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依托全国科普教育基地——飞行器基础布局全国重点实验室,组建了一支“航空总师/院士领衔、知名专家学者亲授”的高水平航空科普队伍,在中国科协、陕西省科协和学校的领导下,通过航空科普讲座、航模队飞行表演、航空科普长廊布展等形式,开展线上线下科普教育900余次,为300余所中小学的80万青少年点燃航空梦想。近三年,陕西省航空学会秘书长钟诚文教授、西北工业大学“银发宣讲员”李华星教授等20余名专家为全国科普日主场示范活动等作主题科普报告50余场次。
另外,该学院结合学院的科研创新成果,构建覆盖全年龄段的航空科学知识课件、新媒体宣讲视频和科普系列画册等资源库和航模实操系列课程,形成了小、初、高阶梯式学龄的航空科普教育体系,服务北京、上海、内蒙古、西藏、陕西等20多个省区市180余所中小学师生。而该学院建设的“蓝色学堂”航空科普志愿服务队(2010年由陈一坚院士提名成立),以传播航空知识、播撒航空梦想为己任,先后深入中小学开展航空志愿科普服务活动130余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