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重点新闻网站  三秦都市报官网

教师节|王丽:经常“拖堂”的非遗彩塑老师

教师节|王丽:经常“拖堂”的非遗彩塑老师

2024-09-08 14:55:57
分享到:

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记者 夏明勤 实习生 李姿瑾)“注意它们的表情,眼睛大大的,面带微笑,仿佛在向人们打招呼。”8 月 28 日晚,位于西安书院门的秦缘非遗夜校热闹而有序,十几名市民正跟随碑林区非遗彩塑传承人王丽老师学习制作“萌”版兵马俑。只见她手举半成品,仔细示范如何将黏土捏成兵马俑的基本形状,再逐步刻画出细节,动作轻柔而熟练。

教学相长 更添艺术底蕴 

王丽在秦缘非遗夜校已经执教一年多,每周一节课,课表由校方依据市民报名和教师实际情况,提前一周灵活安排。

退休前,王丽曾在咸阳启迪幼稚园的园长兼任课老师。“还是幼儿园的小朋友比较好带,虽然有时候会哭闹,但只要教他们做一些薯条、汉堡包、冰箱贴、灰太狼、孙悟空……这些孩子们喜欢的形象,他们都能认真学。”

在非遗夜校,实行的是“点菜式”教学。学生们要学什么,王丽就得教什么。从可爱的“碱水面包”到丑萌的“马踏飞燕”再到莫名火起来的“卡皮巴拉”……王丽总是有求必应,收到学生反馈,就迅速查找文创原型进行备课。令她感到惊讶的是,年轻人的审美眼光似乎总能“全国统一”。

本周被“点”的是小红书上流行的布偶兵马俑形象。王丽将之用泥彩塑的方式呈现,鲜亮的黄色铠甲配上可爱的粉红披肩,粉嘟嘟生动喜人。

夜校的学生中,有忙碌的“上班族”,也有带孩子的家长,大家因为共同的兴趣聚集在一起。王丽示范完毕,同学们便动手尝试将手中的泥团塑造成型,他们时而对照成品仔细观察,时而互相询问技巧。不一会儿,教室里就充满了求救的声音,“老师,这个披风的结我怎么都捏不好”“老师,你看下这个发髻为什么粘不住”……

夜校的课程从晚上七点开始,每节课持续两小时,但由于王丽总是耐心地反复指导,课程常常会延长。她不断地安慰大家:“不用着急,只要想学,我就不会离开,不要害怕做不好,我会带着你们调整到满意为止。”

一腔热爱常伴教学生涯

上课中途,一位女生拿着半成品要求和王丽合影。王丽这才知道,这位女生当晚就要赶飞机回广州,因为喜欢她的作品,特意报名参加了这次课程体验。

王丽的教学风格深受学生们的喜爱,课堂上充满了欢声笑语。当大家都完成各自的作品后,开心地围成一圈“晒”出“作业”。下课后,应大家的要求,王丽亮出了自己的微信二维码,让大家添加好友。

非遗夜校的所有教学都是公益性质的,但王丽对待每一堂课都非常认真。她说,自己从学生们那里也学到了很多东西:“比如,我了解到受欢迎的作品能够提供‘情绪价值’,通过与年轻人交流,我接触到了很多生活中的热点话题和新鲜事物,使我的审美观念更加多元。”

“艺术来源于生活”,王丽的许多作品都与现实生活中的热点紧密相连。在她的家中,摆放着满满三个展示柜的作品,每一件都有其独特之处。每当重要的节日或纪念日,她都会创作一件新的作品。9月6日,在她的家中,记者看到她正为第40个教师节特别制作的礼物——一束用彩泥制作的康乃馨,上面还写着“老师您辛苦了”和“教师节”字样。

因为热爱与责任感,王丽愿将非遗彩塑技艺传授给更多人。现在,除了在秦缘非遗夜校外,她还在东木头市幼儿园,交大附中等多所学校义务教学。“我是真喜欢这项技艺,只要我有一口气,只要我还能看见,就会一直将非遗普及教学进行下去。”王丽还有一个愿望,“如果 有机会,我愿意去大山深处,让那里的孩子们也能接触到我们的非遗彩塑艺术” 。

(编辑:范丽娜)

(责编:薛诗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