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秦闻讯(记者 李佳 陈飞波)这是一个与教育结缘已超过百年的大家庭,薪火传承,同心筑梦,演绎着一个“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的四代同业“教育世家”的动人故事,一个大家庭中有四代22人从事教育工作。今年从教已达43年的史惠,在退休后再次回到讲台,如今正在和女儿梁欣一起续写桃李故事。9月10日,第40个教师节,让我们走进教育世家——西安市雁塔区高新路小学校长史惠的教育故事。
执着于教育的史惠
岁月嬗变,时光如水。站在三尺讲台的史惠,将热爱变成了事业,曾担任西安市莲湖区郝家巷小学等四所小学校长。每到一所学校,史惠都以丰富管理经验和高超管理水平将学校从名不见经传打造为区域热点。她关注孩子们的身心健康,以体育运动为抓手,四所学校均成为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
史惠是陕西省素质教育学会副理事长、西安市青少年心理教育学会副理事长、陕西省学生体协副主席、莲湖区足协名誉主席、陕西省“国培计划”骨干教师培训专家、莲湖区第十三届政协委员、党代表。曾获得陕西改革开放四十年教育改革杰出贡献人物、新中国成立七十年陕西教育温度人物、全国关心下一代优秀工作者、西安市百名优秀女性、优秀共产党员、先进教育工作者、三八善行明星、2021年“中国好校长”等多项荣誉。
退休后,史惠依然放心不下自己热爱了半辈子的基础教育工作,再次回到校园的她,来到了西安市雁塔区高新路小学。在这里,经过扎实的前期调研,凭借着丰富的管理和教学经验,史惠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在改善教学条件的同时,也不忘教育软实力的建设,大力抓德育、艺术教育工作, 率先开设了全员游泳课,开启英汉双语教学;体、艺2+1模式,让每个学生发挥特长闪闪发光。开设国学诵读、诗歌朗诵、美文习作、英文歌曲、数学思维等多方面的课程,培养孩子专业所长;健全足球、篮球、乒乓球、舞蹈、围棋、硬笔书法、橄榄球、儿童画、英文戏剧、武术等十余种社团,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以课标为依据紧扣教学内容,以生态课堂理念为指导,通过师生互动、小组探究,引导学生建立学科思维模式,从而实现“师生互动 生生互动 自我互动”的良性循环。
史惠的外祖父惠春波曾与其好友张凤翙、康寄遥,在西安菊花园兴办了菊林小学,接收附近儿童免费入学。1940年,在菊林小学的基础上筹办中学,惠春波被推荐为校长。在惠春波任校长期间,菊林中学越办越好,培养了画家张义潜等一批优秀学子。惠春波先生的独生女儿惠钲,就是史惠的母亲,1958年参加教育工作,在西安市第七中学担任数学教师兼班主任,后调到西安回民中学工作直到退休,从教36年,同样桃李满天下。
史惠的母亲惠钲
回忆儿时对母亲的印象,史惠感慨的说:“她是中学的班主任,对学生学习生活都非常关心。她每天很早要去陪伴学生上早自习,晚上批阅作业、备课写教案到深夜,学生们都叫她‘惠妈妈’,而我看着忙碌的她,不忍心叫她妈妈打扰她,更多的时候是外婆陪伴着我。”
身教大于言传,母亲如丰碑般,为史惠心中写下了教师这个职业的标准答案。于是“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的故事,在史惠这里写到了第三代,如今学生们也叫她“惠妈妈”,而她名字里的惠,就是母亲惠钲的惠。
不止史惠,父辈、祖辈们的榜样力量,也在子侄、舅甥间花开遍天下。舅舅岳钰是西北大学教授,二姨夫史美订是南京模范中学校长,三姨夫史美栋是上海金山中学校长……兄弟姐妹以及女儿、外甥、侄子中也有不少人正站在三尺讲台上忙碌着,一个大家庭中共有22人从事教师的职业。
史惠的女儿梁欣
2013年,史惠的女儿梁欣,辞掉某航司两舱乘务长的高薪工作,回到校园从事体育教学工作。2018年至今,梁欣担任高新路小学副校长。在她一系列新理念、新举措的带动下,校园活力腾跃而起。如今,薪火传承,同心筑梦,母女携手续写这桃李故事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