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记者 夏明勤 实习生 李姿瑾)9月8日下午,由陕西省图书馆、陕西省艺术研究院联合举办的《复活的路遥》新书分享会在陕西省图书馆长安路馆二楼报告厅隆重举行,吸引了文学界、学术界及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
陕西省艺术研究院党总支书记唐瑜君出席本次活动并致辞,他对尚飞鹏《复活的路遥》新书出版表示祝贺,对尚飞鹏同志“三十年磨一剑”的精神给予了高度赞扬。省图书馆馆长助理窦鹏参加活动并向《复活的路遥》作者尚飞鹏颁发收藏证书。
特邀嘉宾陕西省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阎安先生,西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鹏程先生与本书作者、陕西省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尚飞鹏先生一起围绕《复活的路遥》创作缘由、人际交往中的路遥、柳青与路遥、陕西文学黄金时代、现代主义创作方式、路遥作品中的诗性、当下应该怎样读路遥等话题,为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关于路遥、关于文学的深度对话。本次访谈由嘉宾何琪主持。
尚飞鹏对此次分享会的策划、举办表示感谢,表达了对参加此次活动的自豪与满足,并与观众分享了《复活的路遥》的创作心路历程。他深情地回顾了自己与路遥先生的渊源,以及为撰写这本书所付出的努力与心血。希望通过这本书,让更多人了解路遥沉重、悲伤、痛苦、苦难与奉献的一生,并感受到他那不屈不挠的文学精神,路遥是时代的“先锋”人物,他用生命换得了话语权。尚飞鹏对路遥作品中“不服”与“反抗”精神的理解,认为这是路遥文学创作中最为闪耀的特质之一,也是其作品能够跨越时代、触动人心的关键所在。
阎安从文学创作的角度出发,探讨了“自传性”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路遥主张“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这种浑然之气和领袖气质贯穿了他的创作生涯,路遥的作品正是以其真实性和感染力赢得了广泛的认可。路遥的作品多以宏大的社会背景为舞台,通过描绘普通人物的命运起伏,折射出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矛盾,引发读者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关注。路遥的作品对于如何书写当下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即善于从未来汲取灵感,通过描绘人物的理想追求与现实困境,探讨人类共同的精神追求。这种跨越时空的视野,使得他的作品具有深远的意义。
王鹏程认为,在陕北,路遥几乎是“神”一样的存在,他的作品《人生》《平凡的世界》与人生哲学深刻影响了数代读者,尤其是那些从农村走向城市、在奋斗中寻求自我价值的人。给予了从农村走出来的一代人——特别是60后、70后、80后极大的鼓舞与力量,高加林的命运是许多人在现实生活中经历的真实写照,使得这两部作品成为了畅销书和常销书。
在互动环节,尚飞鹏解答了读者对书名“复活”的疑问,他认为“复活”是对逝去时代精神的再现,也是对逝去人物的深切怀念。最后,他还与读者探讨了音乐与诗歌之间的关系,认为音乐是诗歌的灵魂与节奏,对诗歌写作有着极大的启发与帮助。
路遥作为中国当代文学的杰出代表,他以现实主义笔触描绘社会现实,其文学创作不仅是个体命运的表达,更是整个文学史叙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路遥的作品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精神之中,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和时代变迁,其作品不仅具有文学价值和社会意义,更成为了一代又一代读者心中的精神灯塔。
《复活的路遥》新书分享会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这场关于文学的深度对话不仅为现场观众带来了精神上的滋养,也为文学爱好者提供了一个与名家面对面交流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