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重点新闻网站  三秦都市报官网

乘火车游关中——泾河新城第二学校350余名“三秦学生记者”赴韩城开启思政之旅

乘火车游关中——泾河新城第二学校350余名“三秦学生记者”赴韩城开启思政之旅

2024-09-22 09:30:40
分享到:

三秦都市报-秦闻讯(记者 马佩佩 陈飞波)9月21日至22日,由陕西省思政课教学“三秦学生记者”社会实践活动组委会办公室、三秦都市报社和泾河新城第二学校联合主办的2024年秋季思政课社会实践活动启动,350余名“三秦学生记者”满载希望与期待乘坐火车一路向东,前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韩城,开启秋季首场思政课社会实践活动。

出发!

秋季首场“三秦学生记者”思政课社会实践活动启动

9月21日8时许,同学们已经在学校等候,大家非常期待“乘火车游关中”火车之旅。11时15分,火车由西安站缓缓开出,窗外的田野穿行而过,山川美景如画,车内的同学们既好奇又激动,很多学生都是第一次乘火车,“和老师同学一起坐火车更是第一次……”“本次活动充满新意,以前都是坐大巴,这次火车让我体验到了不一样的出行方式,很难忘!”大家纷纷对记者表达自己的感受。在实践中体验成长,培养品德,在行走中启迪智慧,感悟美好,从而树立远大理想。

在感悟中升华 在实践中体验

“华夏史笔惟司马,关中文物最韩城。”中午时分到达韩城,万里晴空,白云飘浮。同学们用过午餐后,第一站来到梁带村芮国遗址博物馆。

“请众学子入城!”随着礼官宣读文书,迎接他们的是一场盛大的西周迎宾礼。这支由芮国遗址博物馆编排《宗周乐舞》,生动展现了两周乐舞文化,在音乐韵律与舞蹈艺术中,体验了古芮国的历史文化,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

开营仪式上,泾河新城第二学校校办兼德育主任赵亚锋表示,此次活动,旨在让同学们在参与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两天时间,同学们将走进韩城的历史遗迹,聆听那些关于忠诚与信仰、牺牲与奉献的感人故事;探访革命旧址,感受革命先辈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如何以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开辟出一条通往胜利的道路。希望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活动,能够深刻理解到红色传承不仅仅是对过去历史的缅怀,更是对未来责任的担当。

芮国遗址博物馆副馆长蔡海鹏对泾河二校师生们的到来表示欢迎。他说,韩城是一个非常值得来的地方,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是在韩城人司马迁的笔端开始计数的,中国2000多年前的历史文物,就在芮国遗址博物馆里完整展现,这就是韩城的历史文化魅力,同学们应该来看一看。文物虽然不会说话,但它所包含和承载的文化会给我们传达智慧和精神的力量,希望同学们都能不虚此行,在精神世界里种下一颗文化的种子。

在博物馆上了一堂特殊的思政课

“同学们,梁带村芮国遗址博物馆是一座以两周之际古芮国历史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馆内展示了芮国出土的珍贵文物,展现了芮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历史风貌。”9月21日下午,同学们在梁带村芮国遗址博物馆开启了“古芮寻微、故国韶光”探秘之旅,在博物馆里“触摸”历史,感受千年前的故国韶光。

在梁带村芮国遗址博物馆内,同学们被2700多年前的青铜器、陶器、金器、玉器等所吸引。成群结队的孩子们也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他们或驻足观赏文物,或细声讨论,有的在做笔记,他们把博物馆当成“第二课堂”,通过从一座博物馆了解一座城,感受尘封千年的古国故事,在博物馆里上了一堂特殊的思政课。

追忆革命历史 传承革命精神

同学们登上八路军东渡黄河出师抗日纪念园,回顾八路军东渡黄河的感人故事,学习英雄先烈们英勇无畏,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八路军东渡黄河出师抗日纪念碑前,举行了敬献花篮的主题活动,师生们神情庄严,整理好仪容仪表,向纪念碑敬献花篮,以表达对先辈们的敬仰之情。同学们深刻意识到幸福生活离不开革命先辈们,应铭记这段历史!更加珍惜幸福生活。

走进史记大讲堂 领略“史家之绝唱”

结束一天的行程,同学们卸下疲惫,走进史记大讲堂。《史记》作为我国纪传体通史的开山之作,鲁迅先生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文化讲述者余翠婷从《史记》的成书背景到作者司马迁的个人命运,从黄帝时期的文明起源到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进行讲述,让同学们更好地读懂《史记》,了解司马迁的一生。同学们认真聆听,用心感受,台下掌声不断,现场的同学们被司马迁坚韧不拔的精神所深深感动。

八年级七班的姚旭哲告诉记者:“本次活动路程虽然有些远,但在老师和同学的陪伴下感觉很温暖。在芮国遗址博物馆,我看到了精美的镶金玉器、镂空龙纹方盒等文物,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伟大,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收获很多。”

(编辑:荆学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