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重点新闻网站  三秦都市报官网

跃龙门、进古村、逛古城——“三秦学生记者”在韩城感受历史文化

跃龙门、进古村、逛古城——“三秦学生记者”在韩城感受历史文化

2024-09-23 09:53:28
分享到:

三秦都市报-秦闻讯(记者 马佩佩 陈飞波)9月22日,由陕西省思政课教学“三秦学生记者”社会实践活动组委会办公室、三秦都市报社和泾河新城第二学校联合主办的2024年秋季韩城思政课社会实践活动举行的第二日,“三秦学生记者”们走进历史文化名城党家村品读家风家训,接受文化熏陶;来到龙门风景区感受祖国大好河山,体验鱼跃龙门的喜悦;在韩城古城品美食,感受古城身后的历史文化积淀。“三秦学生记者”们在行走中体验,在感悟中成长,进一步增加爱党爱国爱家乡的情感。

乘船穿越黄河大峡谷 体验鱼跃龙门的喜悦

龙门位于秦晋大峡谷之中,此处两岸悬崖相对如门,传说惟神龙可越,故称龙门。相传为夏禹所凿,又名禹门。龙门形如闸口,扼黄河咽喉,水流急湍,汹涌澎湃,正如诗人所描绘的“禹门三级浪,平地一声雷。”沿龙门逆水而上约4公里为“石门”,宽度不足50米,是黄河最窄之处,两岸断崖峭壁,如同刀砍斧劈,山水相映,极其壮美。上午8时许,同学们走进龙门风景名胜区,乘船穿越黄河大峡谷,感受两岸断山绝壁的壮美景色,遥想 3000 年前大禹治水凿龙门的精神,感受诗人李白笔下“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的豪迈之气。

行走党家村 探寻厚重传统文化

位于韩城市东北的党家村,地处泌水河谷,依塬傍水,形似葫芦,被誉为“民居瑰宝”的党家村,已有700多年的历史,123座古民居与祠堂、戏台、哨楼等交相辉映,大量石雕木雕,走马门楼穿插其中,形成完整瑰丽的晋陕民居古建筑群,有“民居瑰宝”之称。学生们走进党家村,目光所及之处,皆是古朴而富有底蕴的古建筑群,犹如一幅古色古香的明清画卷。在这古村落中,家家户户门口的门楣,对联,都在向学子们诉说着当年的故事。在这里,学生们走出课堂之外,打卡看家楼、节孝碑、文星阁、大祠堂等古建筑,品读家风家训,接受文化熏陶,深切感受古人的智慧,厚植文化自信。

走进千年韩城 感悟文化魅力

韩城的遗址文物众多,古城是古建筑最集中的地方,特别是古城三庙,它是韩城古城这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一个缩影。在韩城古城,南门上的门额题字“溥彼韩城”让同学们很是好奇这四个字的意思,讲解老师解释道:“‘溥彼韩城,燕师所完。’这是出自《诗经》里的一句诗,描述了西周时期韩国的都城,不仅是对韩城城址的描述,也是对韩城历史和建筑的赞美……”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到韩城厚重的历史和文化知识。

中午时分,“三秦学生记者”们来到韩城古城,他们青春的身影行走在千年古城青石铺就的街道上,犹如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吸引街边的游客驻足。韩城馄饨、羊肉饸饹、羊肉煳卜、花椒酸奶、锅巴……这些特色美食让同学们大饱口福。在韩城古城,他们穿越历史的画卷,感悟古城美丽的秋日风光。

八年级二班杜治轩同学告诉记者,除开古城的美食、美景让他记忆深刻外,本次活动印象最深刻的是在八路军东渡黄河出师抗日纪念园,聆听和感受革命先烈们不畏艰险渡河抗日,让我非常敬畏。我们要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传承革命精神,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报效祖国。

八年级二班的孙泽辰说,参加本次活动,我很快乐。首先和同学们一起坐火车,这是一种比较新奇的出行方式,很特别;其次,还学到了课堂之外的知识,丰富了我的见识,开阔了知识面,非常有意义;最后,在芮国遗址博物馆,那些历史文物让我很震撼,这些都是我在历史书上读到,却在现实中见识不到的东西,深切感受到中国历史博大的精深,更加坚定了我要好好学习,将中国文化发扬光大的信念。

校办兼德育主任赵亚锋表示,一直以来,泾河新城第二学校始终贯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幸福生活奠基”这一办学理念,注重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助推学生全面发展。本次活动走出学校,在两天的时间里让孩子们了解历史文化名城——韩城,践行落实“第三课堂”,在一段充满探索与发现的成长之旅中培养学子们的社会责任感,同时也是对他们独立自主与解决问题能力的一次深度磨砺。同学们在游与学的过程中,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提高了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和自主学习能力。

(编辑:吕媛媛)

(责编:王战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