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赵俊美 记者 张永宁)9月26日,陕煤集团榆林化学1500万吨/年煤炭分质清洁高效转化示范项目烯烃、芳烃及深加工工程(简称“二期工程”)正式开工!
这一时刻,激动人心,值得铭记!这是一次践行“双碳”“双控”精神的自我实践,也是一场优化布局、调整结构、增量发展的重要使命,更是一份跨越式发展、蜕变式转型的榆林化学新答卷。
7年前,一纸规划着地陕北榆林,一片沙漠孕育千亿级煤化工项目,从粒粒黄沙到设备塔器林立,从气化炉第一次投料到180万吨/年乙二醇工程,荣获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2023年能效“领跑者”、水效“领跑者”称号,榆林化学人以闯关夺隘、云程发轫的勇气铺就了行业先行领跑之路。
灼灼岁序,华章日新;山水万程,步履不停。
站在保障能源安全和实现“双碳”目标的历史新起点上,榆林化学再次蝶变升级、裂变发展,让黑色的“煤海”掀起层层“绿波”,为煤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榆林化学方案。
探索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路径
让产业可持续、让资源再生花,是行业的难题,也是每个化工企业在发展中不可逃避的命题。
为此,榆林化学在现有产业上转型升级,进行一系列深入探索与实践。先后组织陕煤研究院、专利技术商、工程咨询设计单位,召开技术交流、方案研讨、成本分析等专题会议80余次,现场调研30余次,最终明确二期工程以陕煤自有的“煤炭分质利用技术”为核心,在一期项目基础上,通过煤热解、煤/半焦气化及下游深加工技术系统集成,进一步拓展和延伸产业链,探索煤基烯烃和煤基芳烃耦合发展的新路径,生产高附加值材料、电池电解液溶剂、可降解材料及特种油品4大类产品。这是该项目的规划思路和功能定位。
作为陕西省委、省政府打造“万亿级现代能源产业集群”的具体实践,该项目承担国家百万吨级低阶煤热解工业化示范、热解—气化一体化技术大型工业化示范等5项示范任务。化工装置总投资1760亿元,预计可实现年均销售收入908亿元,税后利润308亿元,将提供5000余个就业岗位。
可预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力,将有力推动榆林化学建立起巨大的规模优势和竞争优势。
给出“三化”大考的最优答案
一块煤能做成什么?
在榆林化学,一块煤炭可以幻化成透明液体,走进千家万户,也可以变幻成黄色固体,洒向万里沃野。
随着国家大力推动煤化工从单一油品和聚烯烃产品向“油-化-新材料”多元化产品体系转变,榆林化学充分认识到,要提高煤炭的综合利用效能,必须要延长产业链和创新链,实现“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
“我们的二期项目就是形成以煤为‘头’,高端新材料产品‘多尾’的新兴产业发展模式,产品主要包括聚烯烃、聚酯、聚碳酸酯、聚醚多元醇、EVA、POE、SAP、DMC、DEC、EMC、EC等36种,共计约837万吨高附加值终端产品。”榆林化学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会民说。
同时,该项目在规划之初就植入绿色低碳、高端多元、数字转型、技术先进、产品高端等“基因”,通过工艺技术集成、多能互补耦合、能量梯级利用、一期二期互联互通等措施,大幅降低物耗能耗,进一步提升资源转换率。以源头减碳、中间降碳、末端固碳3类举措,每年可减少碳排放931万吨。采用化工热电一体化联产示范模式,实现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0.65tce/万元,远优于其他煤制油路线。
以煤为基,链上逐新。这个体量庞大、工艺复杂、产业多元的超大型工程,也印证着榆林化学在实现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中的探索和实践。
打造项目建设的全新样本
“一期180万吨/年乙二醇工程我们历时3年建设,于2023年12月22日提前9天实现年产量180万吨,创造出‘当年投产、当年达标达效’的行业新纪录。在二期工程建设过程中,我们将充分总结一期建设经验,在保证安全、质量、投资可控的前提下,力争‘27630’(即2027年6月30日空分装置产出合格氧氮产品)目标顺利实现。”榆林化学副总工程师、项目管理部经理蔡永宏说。
大工程需要大谋划,也需要大干劲。榆林化学坚持计划引领、目标驱动,聚焦“投资有回报、政府有税收、员工有收入、发展可持续”的高质量建设目标,严格按照“随意变更、签证不规范就是事故;进度滞后就是事故;过程质量管控不力、施工返工就是事故;安全不交底就是事故”的大管理理念,高标准、高站位、高效率推进二期工程各项工作稳步进行。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榆林化学聚焦集团公司“四种经营理念”,按照“管用、实用、好用”的原则,以57项相关设计、采购、施工、招投标专业流程、制度为基准,坚持“三个限额”“十个严控”“十个做实”,实行分级管理、动态管控,有效控制项目投资。同时,通过“5大人员审查”“5大过程管控”“5大证据存档”“10大信息溯源”的具体管控措施,实现质量管理提升“三个突破”。
舵稳当奋楫,风劲好扬帆。待二期工程落地之时,榆林化学将在加快煤炭转型发展的新征程中展翅高飞、鹏程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