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秦闻讯(文/记者 马佩佩 图/记者 代泽均)9月29日,2024年中小学(幼儿园)品质课程学术交流会第三分会场的各项活动在西安经开第三小学的校园里举行,近40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校长和一线教师到会分享交流。西安经开第三小学校长张海兰结合学校“1+N”特色课程进行了主题报告。她表示,课程设置的初衷,就是给予学生自由成长的空间,希望每一位学生都能像一粒种子一样,拥有自我发芽、向上生长的力量。
借助课程唤醒学生 给予他们力量和尊重
“教育者要尽可能地为孩子提供有利的成长环境,像农夫一样精耕细作、甘于平凡、懂得守望。成长环境离不开学校,更离不开家庭和社会,因为我们有着共同的目标和使命。”张海兰坦言,学校把每一个学生都比做一粒种子,每一粒种子它既肩负着家族的使命,也肩负着民族复兴的使命。“1+N”种子自生长课程体系,倡导每位教师一人一课程,为学生提供N种课程,每一个孩子在这N种课程里找到自己的“最近发展区”,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1+N”种子自生长课程对标2022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的核心素养,将教育理念转向学生发展本位,将视野更多地投向学生的未来,注重与学生经验、社会生活的关联,课程内容的内在联系,突出课程内容结构化,明确探索主题、项目、任务等内容组织方式。目前学校的课程在实践与完善中不断生长,从建校初的国家课程和点状的社团,到学校自主研发的小种子五育课程体系,场馆课程体系,每月一事课程体系,让学生的核心素养落地有主题、有梯度、有场所。
张海兰说,课程是孩子向更高世界迈进的阶梯,是孩子与“未来自己”相遇的桥梁,我们借助课程唤醒孩子,给予孩子力量和尊重,以赋能孩子成长的最大可能性设计课程,让每个孩子个性成长,托起生命成长的高度。
希望学生全面发展 做最好的自己
走进西安经开第三小学,学校的角角落落都展示着孩子的作品,每幅作品上都有一个二维码,诉说着作品背后的故事,讲述着他们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探究欲,校园里充满着“自然而富有生机”的气息。
张海兰说,最好的教育就是森林的样态,森林里面有灌木,也有乔木;有牡丹花,也有苔花。苔花再怎么努力,也没办法像牡丹那样绽放。但是,我们说“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所以我们给学生的教育,只要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这个世界才可以和谐,生态才可以平衡。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做最好的好自己,每一粒种子都可以发芽。基于这样的一种理念,我们的学生只要能在过程中做的最好,就是功成不必有我,但过程必须参与,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跟着集体快速成长,哪怕他的花期比较晚,但他也在灿烂绽放,让每一粒种子的生长都拥有无限可能。
张海兰告诉记者,基于“1+N”课程的有益实践,2023年,学校获批了教育部颁发的“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学校”和“新样态实验学校”的荣誉,这些成绩的取得,不但促进了学生的发展,也让学校老师在专业上、兴趣上有了一个全新的方向。课程的深入实施和成果的体现,让老师们也受到了更多的关注,更有了成就感和被尊重的感觉。所以,“1+N”课程体系的实践,不仅让学生、老师受益,也让学校的管理更有体系、更有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