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高新区第一小学六年级(8)班 王偲溪
暑假,我和父母前往泉州,那满是簪花的世界,好像是一幅绚丽的画卷。泉州簪花由来已久,有诗云“花向老人头上笑,羞羞,白发簪花不解愁。” 簪花,是妇女头饰的一种,用作首饰戴在头上。古人戴簪花是一种生活情趣的体现。那些精心制作的五彩花朵插在女子发髻间,仿佛每一朵花都在诉说着动人的故事。戴着簪花的那些女子,真是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我沉浸其中,感受着这古老习俗的魅力。
我回到西安后,看着这座古老的城市,既繁华又充满魅力,便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愿望,想穿上汉服,去穿越千年时光,与古人进行一场无声的对话。
当我身着精美的汉服,走在西安的街头时,看到许多往来的游客都身着汉服,我非常开心,非常激动。那宽袍大袖,精致的佩饰,穿着它们的游客或嬉戏、或认真地模仿着古人的礼仪,真可谓“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
泉州和西安这两座城市给人的体验不尽相同,但是让我感受最深的是两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这些非遗项目不仅仅是技艺上的传承,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泉州簪花与西安汉服,承载着历史的厚重,蕴含着人们对美的追求。而我们就像一颗颗文化传承的种子,在这些有益的体验中汲取了养分。我想,我们要让这些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代代传下去,继续焕发光彩,让更多的人了解非遗、欣赏非遗。这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将会在传承与创新中,在中华文化的长河里奔腾不息。
教师点评:结构清晰,内容丰富。小作者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让读者深入地了解了簪花和汉服的文化价值。在结尾部分,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呼吁,具有较强的感染力。指导老师 王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