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秦闻讯(朱琦)月河新村位于安康市汉滨区建民街道东南部,月河汇入汉江口处,面积2.13平方公里,距安康城区5公里,辖12个村民小组,人口348户1423人,全村共有党员44名,村耕地面积1600亩,林地面积1800亩,主导产业以蔬菜、李子、樱桃为主。
月河新村为建民街道10个已脱贫村之一,脱贫攻坚期间经过对水、电、路、网等一系列基础设施的建设,极大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但距离成为省级“千万工程”示范村还存在一定差距,为此月河新村探索出“三个提升”的工作方法,系统推进各项工作,赋能“千万工程”创建,助力乡村振兴推进。
提升产业发展质效,激活“千万工程”实践引擎
月河新村按照“稳面积、强质量、塑品牌”思路,强化技术指导,促进品质提升,提高产品价值,大力发展蔬菜产业。同时按照“龙头企业+合作社+群众主体”的发展模式,优化忠诚园区蔬菜种植品种,强化技术指导,延链补链强链,推动蔬菜种植产业提质增效,打造天瑞塬蔬菜品牌。还依托忠诚园区,吸纳群众务工、进行直播带货、开展研学活动、开办民宿等持续助力农民增收致富。
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擦亮“千万工程”乡村底色
在征求村民意见、守牢耕地红线的前提下,有序推进“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一是积极对接上级部门争取项目资金,落实环形道路提升、公共区域改造提升和数字乡村建设等项目建设,对便民服务中心、村卫生室、互助幸福院、百姓大舞台、微型消防站等重点功能设施进行提升改造。二是通过政府奖补、群众自筹和投工投劳,对农房风貌、破损附属用房、卫生厕所和农户庭院进行改造提升,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整体提升,让月河新村的面貌焕然一新。三是积极推进人居环境整治,严格落实“门前三包”责任,以户保组、以组保村。整合公益性岗位人员,落实好“二五”工作法和“头三尾三”等机制,常态化开展村庄清洁行动。评选“净美庭院”户,以点带面,不断促进群众参与“千万工程”创建的积极性、提升村民人居环境整治意识,营造干净、整洁、有序的人居环境。
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共绘“千万工程”和美生活
月河新村强化组织建设,让基层治理“更有力量”。欲筑室者,先治其基,选优育强村干部队伍,坚持把培养储备村级后备力量作为有效破解村干部“后继乏人”突出问题的有力抓手,提升村组干部干事创业能力,选优配强一批“致富带头人”“返乡创业人”“知识青年人”和“新乡贤”,进一步强化村级组织建设,增强村级组织战斗力。同时加强融合联动,让基层治理“更有活力”。充分发挥党在社会治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整合各方力量和资源,把党的领导、党的建设落实到基层各领域,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群众性思想政治宣传教育、落实上级乡村全面振兴各项工作、开展社情民意需求收集反馈工作和矛盾纠纷摸排调处化解工作等,实现“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助力基层治理工作上新台阶。还坚持以人为本,让基层治理“更有温度”。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农村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等社会问题。充分发挥党组织优势作用,用好基层党群服务中心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依托“一约四会”、主题党日、志愿服务活动、道德模范评选等载体,发挥党员先锋带头示范作用,发动群众力量积极参与,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打造宜居宜业和美新乡村。